Dentsply Sirona推出了一种新的高强度玻璃陶瓷材料Cerec Tessera™。它的特征是晚期锂陶瓷材料。它具有40-45%的玻璃含量,亚微米粒径约为0.5 µm。它由约90%二硅酸盐晶体(5%磷酸锂)组成,其余的5%Virgilite晶体为小(<100纳米)硅酸盐硅酸盐硅酸盐骨骼状晶体。材料的高强度是通过涂抹表面釉料并将铣削的恢复在Speedfire烤箱(Dentsply Sirona)中的4½分钟矩阵发射周期中产生的。矩阵启动通过形成新的virgilite晶体,表面愈合玻璃含量,并增加密度以达到大于700 MPa的弯曲强度,从而优化了晶体结构。
小行星撞击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构成了重大威胁,使小行星偏离撞击轨迹是减轻威胁的重要方法。动能撞击器仍是使小行星偏转的最可行方法。然而,由于发射能力的限制,质量有限的撞击器只能给小行星带来非常有限的速度增量。为了提高动能撞击器策略的偏转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即组装式动能撞击器(AKI),即将航天器与运载火箭末级结合在一起。即运载火箭末级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后,不再进行航天器与火箭的分离,航天器控制AKI撞击小行星。通过充分利用运载火箭末级的质量,撞击器的质量将得到增加,从而提高偏转效率。依据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技术参数,为验证AKI方案的威力,设计了偏转贝努小行星的飞行任务。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动能撞击器(CKI,执行航天器与火箭的分离)相比,增加运载火箭末级质量可使偏转距离增加3倍以上,缩短发射准备时间至少15年。在要求相同偏转距离的情况下,增加运载火箭末级质量可使发射次数减少为CKI发射次数的1/3。AKI方案使得在10年的发射准备时间内以非核技术防御类似贝努的大型小行星成为可能。同时,单颗长征五号火箭在10年发射周期内可以将直径140米小行星的偏转距离由不足1个地球半径提高到超过1个地球半径,意味着小行星偏转任务可靠性和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