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对 2019 年至 2023 年五年间信息技术 (IT) 公司的风险和回报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IT 行业以其活力和创新而闻名,但也受到重大市场波动和风险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为投资者、分析师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 IT 公司业绩和稳定性的宝贵见解,从而促进明智的决策。本研究的结果为 IT 行业现有的财务分析和投资管理知识体系做出了贡献。它们还为寻求优化投资组合和降低技术驱动型行业快速发展的风险敞口的投资者提供了实际意义。总体而言,本研究强调了进行彻底的比较分析以评估 IT 公司的风险和回报特征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利益相关者在追求其财务目标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摘要 — 医学图像分析经常遇到数据稀缺的挑战。迁移学习在解决此问题的同时还节省了计算资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最近出现了一些基础模型,例如使用视觉变换器架构的 DINOv2,这为该领域开辟了新的机遇,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是,DINOv2 在临床数据上的表现仍需验证。在本文中,我们使用三种临床脑 MRI 数据模式执行了神经胶质瘤分级任务。我们在迁移学习环境中比较了各种预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包括基于 ImageNet 和 DINOv2 的模型)的性能。我们的重点是了解冻结机制对性能的影响。我们还在其他三种类型的公共数据集上验证了我们的发现:胸部 X 光检查、眼底 X 光检查和皮肤镜检查。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的临床数据集中,DINOv2 的性能不如基于 ImageNet 的预训练模型,而在公共数据集中,DINOv2 通常优于其他模型,尤其是在使用冻结机制时。在不同任务中,不同大小的 DINOv2 模型的性能相似。总之,DINOv2 适用于医学图像分类任务,特别是对于类似于自然图像的数据。然而,它的有效性可能会因与 MRI 等自然图像有显著差异的数据而有所不同。此外,采用较小版本的模型就足以完成医疗任务,从而节省资源。我们的代码可在 https://github.com/GuanghuiFU/medical dino eval 获得。
摘要:为响应206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社会各界都在追求低碳转型。油田在开发中后期由于含水率较高,能耗较高,能耗上升同时也会导致碳排放增加,传统的能源模式已无法满足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后期的能耗要求。本文对现有风氢耦合能源系统进行研究,并将其与经典分散式油田能源系统耦合,为油田生产能源。本研究对比了4种未来能源系统模式与现有能源系统模式,计算了西北某油田的能源成本和净现值,提出了一套油田能源系统经济评价工具。研究结果表明,情景4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此方案有效解决了目前油田老化带来的高能耗问题,大幅减少碳排放,就地消纳可再生能源,减轻电网系统负担。最后,利用敏感性分析确定风速、电力成本和油田天然气产量对系统经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开发的系统可应用于其他油田。
本文对用于智能电网的不同形式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讨论了用于连接到智能电网的可再生能源的各种储能技术。储能技术很可能会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渗透率。因此,储能系统可能是最终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关键。由于每种技术的使用方式不同,而且更像是补充,因此很难评估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因此,就本文而言,可以看出,使用储能技术将增加能源供应,并平衡能源需求。
摘要:弹塑性分析是获取围岩力学特性的重要方法,但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却是一个难题。为探究围岩本构关系与屈服准则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异,采用双线性本构关系与统一强度准则分析方法,对淮南煤业集团谢义矿王峰岗井−817 m 灭火材料仓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与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对比2种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探讨原岩应力与支护阻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与位移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统一强度准则分析法相比,双线性本构关系分析法避免了中间主应力系数对结果的影响,切向应力分布曲线平滑。计算得到的隧道塑性区半径和周边位移分别为 4 365 m 和 87 373 mm,均大于统一强度准则分析方法的计算值。应力差是影响隧道围岩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当应力差由 20.4 MPa 减小到 16.4 MPa 时,隧道塑性区半径和周边位移分别减小了 0.697 m 和 26.73 mm。研究为隧道围岩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实际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双线性本构关系;弹塑性分析方法;应力差;隧道围岩;统一强度准则 1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