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膜性肾病 ( 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 pathy , PMN ) 是全球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因 , 也是中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发病率第二 、 增长 最快的疾病 [ 1 ] 。大多数 PMN 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 现 , 包括大量蛋白尿 、 低蛋白血症 、 水肿和高脂血 症等。近 30% 的 PMN 患者能够获得自发缓解 , 但 中危和高危患者 , 即大量蛋白尿 、 肾功能不稳定的 患者 , 缓解的可能性较低 [ 2 ] 。 既往研究表明 ,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急性肾损伤 ( acute kidney injury , AKI ) 和慢性肾脏病 (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 CKD ) 的发病机制和肾脏修复中发 挥关键作用 [ 3 - 4 ] 。线粒体功能与线粒体 DNA ( mito- chondrial DNA , mtDNA ) 的完整性密切相关 , 当线 粒体受损时 , mtDNA 会从线粒体基质释放到细胞 质或细胞外 , 进而激活氧化应激反应 , 并作为炎症 介质激活自然免疫炎症反应 [ 5 ] 。目前多项研究表 明 , 尿 mtDNA 是各种肾脏疾病中线粒体损伤的替 代标志物 [ 6 ] 。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 , mtDNA 在尿液 和肾脏组织中容易被检测到 , 其拷贝数与糖尿病肾 脏疾病的肾功能下降和肾脏病理结构改变有关 [ 7 ] 。 另一项研究指出 , 尿液中 mtDNA 与肾功能下降速 度有关 , 并能预测非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肌酐翻 倍或需要进行透析治疗的风险 [ 8 ] 。然而 , 尿 mtD- NA 在 PMN 患者中的改变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 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尿 mtDNA 与 PMN 患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细胞和神经元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丧失引起的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AD),帕金森氏病(PD),杏仁核外侧硬化症(ALS)以及额叶摄取症状(FTD)和其他。由于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机制不完全理解,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只能减轻某些相关症状,并且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常见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这是淀粉样蛋白样蛋白聚集体和包含体的形成。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蛋白质聚集体的广泛存在表明它们在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特殊作用。长期以来,成核和聚集被认为是蛋白质骨料形成的唯一途径。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蛋白可能会经历另一个聚集过程,即液相分离介导的聚集。相分离是生物分子通过弱的多价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凝结的过程。在这些冷凝物中,生物分子浓度高度富集,并且仍然与外部环境保持动态交换。相分离是由弱的多价相互作用(例如静电,π相关,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介导的。对于特定分子,它们的相分离行为可能主要由一个或某些相互作用介导。但是,生活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更为复杂。有很多工作着眼于在各种系统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相互作用类型。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序列上的小扰动者如何改变相位分离行为,以及为什么自然发生的突变会产生重要的生理和生物物理效应。在活生物体中进行相分离的蛋白质通常包含本质上无序的区域(IDR)或本质上无序的蛋白质(IDP)。淀粉样蛋白通常具有这种特征。这样的IDR/ IDP没有稳定的折叠结构,并且以动态形式存在于解决方案中。由于缺乏清晰的三维结构,IDR/IDP具有更高的动力和灵活性,因此为分子间接触和相互作用提供了更多机会。近年来,研究人员表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与淀粉样淀粉样蛋白样蛋白可以进行相分离,这表明淀粉样蛋白样蛋白和病理学的相行为之间存在潜在的关联。在这里,我们总结了有关几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淀粉样蛋白的相分离和聚集的最新研究,包括Aβ,TAU,α-突触核蛋白,TDP-43和SOD1。它们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典型病理蛋白,并且已被证明与过去几十年中相关疾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患者中发现的淀粉样蛋白聚集体。最近的研究表明,它们也具有相分离的特性,这可能与病理聚集体的形成相关。因此,我们总结了这些淀粉样蛋白的相位行为的最新研究,这可能带来调节相关病理过程和治疗疾病的潜在机会。我们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加深对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蛋白质的病理机制的理解,并激发疾病治疗的新思想。
简单的摘要:急性髓样白血病(AML)是一种侵略性的血液癌疾病,只能通过强化抗癌治疗来治愈,对于几名患者,需要同种异体干细胞转移。蛋白激酶酪蛋白激酶2(CK2)是一个支持细胞生长和存活的细胞内信号分子。对于正常和癌细胞而言,这是正确的,而生长和生存支持的效应对于许多癌细胞(包括AML细胞)似乎比正常细胞更为重要。已经开发了几种CK2的药理抑制剂,现在在各种恶性疾病的患者中尝试了这种治疗策略。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可用的研究,建议CK2抑制作用作为治疗AML的有效策略,无论是单一疗法还是药物组合的一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回顾了可用的研究,建议CK2抑制作用作为治疗AML的有效策略,无论是单一疗法还是药物组合的一部分。
急性髓样白血病(AML)由恶性造血茎和祖细胞(HSPC)克隆造成正常造血的劫持。根据美国癌症学会的说法,AML是成年人口中第二大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占所有白血病病例的31%。5年生存率小于28%的AML患者的预后率显着较低(1)。尽管在治疗AML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但这些疗法无法完全治愈该疾病。疾病复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白血病干细胞(LSC)从化学治疗药物和抗癌药中逃脱的。骨髓(BM)小裂被认为是通过BM微环境细胞与白血病细胞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而重塑的,以偏向AML的进展(2)。在白血病发生期间,BM生态位的恶化也会提高AML-HSPC和白血病爆炸增殖之间的竞争力(3)。理解正常造血过程中各种造血干细胞(HSC) - 氮相互作用变得很重要。进一步了解白血病期间BM壁ches重塑的动力学构成了现代癌症研究的组成部分。针对这些白血病壁ni,正在成为开发新型治疗AML治疗策略的新途径。
1。ISSA GC,Dinardo CD。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具有IDH1和IDH2突变:2021治疗算法。 血液癌J. 2021; 11(6):107。 2。 Dinardo CD,Ravandi F,Agresta S等。 特征,临床结果和AML IDH突变的预后意义。 am j hematol。 2015; 90(8):732-736。 3。 Roboz GJ,Dinardo CD,Stein EM等。 ivosidenib诱导了新诊断为IDH1突变急性髓样白血病的患者的深层耐用缓解。 血。 2020; 135(7):463-471。 4。 Pollyea DA,Tallman MS,De Botton S等。 enasidenib是一种突变IDH2蛋白的抑制剂,可引起新诊断的急性髓样白血病的老年患者的持久缓解。 白血病。 2019; 33(11):2575-2584。 5。 Dinardo CD,Stein EM,De Botton S等。 在IDH1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AML中使用ivosidenib持久的恢复。 n Engl J Med。 2018; 378(25):2386-2398。 6。 Stein EM,Dinardo CD,Pollyea DA等。 在突变体IDH2中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样白血病中的nasidenib 。 血。 2017; 130(6):722-731。 7。 Kantarjian H,Kadia T,Dinardo C等。 急性髓样白血病:当前的进度和未来方向。 血液癌J. 2021; 11(2):41。 8。 Gangat N,Johnson I,McCullough K等。 分子预测在治疗急性髓样白血病中对Venetoclax加甲基化剂的反应。ISSA GC,Dinardo CD。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具有IDH1和IDH2突变:2021治疗算法。血液癌J.2021; 11(6):107。2。Dinardo CD,Ravandi F,Agresta S等。特征,临床结果和AML IDH突变的预后意义。am j hematol。2015; 90(8):732-736。 3。 Roboz GJ,Dinardo CD,Stein EM等。 ivosidenib诱导了新诊断为IDH1突变急性髓样白血病的患者的深层耐用缓解。 血。 2020; 135(7):463-471。 4。 Pollyea DA,Tallman MS,De Botton S等。 enasidenib是一种突变IDH2蛋白的抑制剂,可引起新诊断的急性髓样白血病的老年患者的持久缓解。 白血病。 2019; 33(11):2575-2584。 5。 Dinardo CD,Stein EM,De Botton S等。 在IDH1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AML中使用ivosidenib持久的恢复。 n Engl J Med。 2018; 378(25):2386-2398。 6。 Stein EM,Dinardo CD,Pollyea DA等。 在突变体IDH2中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样白血病中的nasidenib 。 血。 2017; 130(6):722-731。 7。 Kantarjian H,Kadia T,Dinardo C等。 急性髓样白血病:当前的进度和未来方向。 血液癌J. 2021; 11(2):41。 8。 Gangat N,Johnson I,McCullough K等。 分子预测在治疗急性髓样白血病中对Venetoclax加甲基化剂的反应。2015; 90(8):732-736。3。Roboz GJ,Dinardo CD,Stein EM等。ivosidenib诱导了新诊断为IDH1突变急性髓样白血病的患者的深层耐用缓解。血。2020; 135(7):463-471。4。Pollyea DA,Tallman MS,De Botton S等。enasidenib是一种突变IDH2蛋白的抑制剂,可引起新诊断的急性髓样白血病的老年患者的持久缓解。白血病。2019; 33(11):2575-2584。 5。 Dinardo CD,Stein EM,De Botton S等。 在IDH1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AML中使用ivosidenib持久的恢复。 n Engl J Med。 2018; 378(25):2386-2398。 6。 Stein EM,Dinardo CD,Pollyea DA等。 在突变体IDH2中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样白血病中的nasidenib 。 血。 2017; 130(6):722-731。 7。 Kantarjian H,Kadia T,Dinardo C等。 急性髓样白血病:当前的进度和未来方向。 血液癌J. 2021; 11(2):41。 8。 Gangat N,Johnson I,McCullough K等。 分子预测在治疗急性髓样白血病中对Venetoclax加甲基化剂的反应。2019; 33(11):2575-2584。5。Dinardo CD,Stein EM,De Botton S等。在IDH1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AML中使用ivosidenib持久的恢复。n Engl J Med。2018; 378(25):2386-2398。 6。 Stein EM,Dinardo CD,Pollyea DA等。 在突变体IDH2中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样白血病中的nasidenib 。 血。 2017; 130(6):722-731。 7。 Kantarjian H,Kadia T,Dinardo C等。 急性髓样白血病:当前的进度和未来方向。 血液癌J. 2021; 11(2):41。 8。 Gangat N,Johnson I,McCullough K等。 分子预测在治疗急性髓样白血病中对Venetoclax加甲基化剂的反应。2018; 378(25):2386-2398。6。Stein EM,Dinardo CD,Pollyea DA等。。血。2017; 130(6):722-731。 7。 Kantarjian H,Kadia T,Dinardo C等。 急性髓样白血病:当前的进度和未来方向。 血液癌J. 2021; 11(2):41。 8。 Gangat N,Johnson I,McCullough K等。 分子预测在治疗急性髓样白血病中对Venetoclax加甲基化剂的反应。2017; 130(6):722-731。7。Kantarjian H,Kadia T,Dinardo C等。 急性髓样白血病:当前的进度和未来方向。 血液癌J. 2021; 11(2):41。 8。 Gangat N,Johnson I,McCullough K等。 分子预测在治疗急性髓样白血病中对Venetoclax加甲基化剂的反应。Kantarjian H,Kadia T,Dinardo C等。急性髓样白血病:当前的进度和未来方向。血液癌J.2021; 11(2):41。8。Gangat N,Johnson I,McCullough K等。分子预测在治疗急性髓样白血病中对Venetoclax加甲基化剂的反应。血液学。2022; 107(10):2501-2505。9。Johnson IM,Ilyas R,McCullough K等。 在Venetoclax加次甲基化剂治疗后复发/难治性急性髓样白血病患者的反应和存活率的分子预测指标。 血。 2022; 140(补充1):3233-3234。 10。 Arber DA,Orazi A,Hasserjian RP等。 髓样肿瘤和急性白血病的国际共识分类:整合形态学,临床和基因组数据。 血。 2022; 140(11):1200-1228。 11。 Stein EM,Dinardo CD,Fathi AT等。 分子的缓解和反应模式的突变体-IDH2急性髓样白血病患者接受了依西替尼治疗。 血。 2019; 133(7):676-687。 12。 Choe S,Wang H,Dinardo CD等。 分子机制在IDH1突变剂复发或难治性AML中介导复发后介导复发。 血液副词。 2020; 4(9):1894-1905。 13。 Wang F,Morita K,Dinardo CD等。 白血病干性和共同发生的突变使急性髓样白血病的IDH抑制剂抗性。 nat Commun。 2021; 12(1):2607。 14。 Pollyea DA,Dinardo CD,Arellano ML等。 Venetoclax和Azacitidine对急性髓样白血病和IDH1/2突变的治疗患者的影响。 Clin Cancer Res。 2022; 28(13):2753-2761。 15。 Montesinos P,Recher C,Vives S等。 n Engl J Med。 2022; 386(16):1519-1531。Johnson IM,Ilyas R,McCullough K等。在Venetoclax加次甲基化剂治疗后复发/难治性急性髓样白血病患者的反应和存活率的分子预测指标。血。2022; 140(补充1):3233-3234。10。Arber DA,Orazi A,Hasserjian RP等。髓样肿瘤和急性白血病的国际共识分类:整合形态学,临床和基因组数据。血。2022; 140(11):1200-1228。11。Stein EM,Dinardo CD,Fathi AT等。 分子的缓解和反应模式的突变体-IDH2急性髓样白血病患者接受了依西替尼治疗。 血。 2019; 133(7):676-687。 12。 Choe S,Wang H,Dinardo CD等。 分子机制在IDH1突变剂复发或难治性AML中介导复发后介导复发。 血液副词。 2020; 4(9):1894-1905。 13。 Wang F,Morita K,Dinardo CD等。 白血病干性和共同发生的突变使急性髓样白血病的IDH抑制剂抗性。 nat Commun。 2021; 12(1):2607。 14。 Pollyea DA,Dinardo CD,Arellano ML等。 Venetoclax和Azacitidine对急性髓样白血病和IDH1/2突变的治疗患者的影响。 Clin Cancer Res。 2022; 28(13):2753-2761。 15。 Montesinos P,Recher C,Vives S等。 n Engl J Med。 2022; 386(16):1519-1531。Stein EM,Dinardo CD,Fathi AT等。分子的缓解和反应模式的突变体-IDH2急性髓样白血病患者接受了依西替尼治疗。血。2019; 133(7):676-687。12。Choe S,Wang H,Dinardo CD等。分子机制在IDH1突变剂复发或难治性AML中介导复发后介导复发。血液副词。2020; 4(9):1894-1905。13。Wang F,Morita K,Dinardo CD等。 白血病干性和共同发生的突变使急性髓样白血病的IDH抑制剂抗性。 nat Commun。 2021; 12(1):2607。 14。 Pollyea DA,Dinardo CD,Arellano ML等。 Venetoclax和Azacitidine对急性髓样白血病和IDH1/2突变的治疗患者的影响。 Clin Cancer Res。 2022; 28(13):2753-2761。 15。 Montesinos P,Recher C,Vives S等。 n Engl J Med。 2022; 386(16):1519-1531。Wang F,Morita K,Dinardo CD等。白血病干性和共同发生的突变使急性髓样白血病的IDH抑制剂抗性。nat Commun。2021; 12(1):2607。14。Pollyea DA,Dinardo CD,Arellano ML等。Venetoclax和Azacitidine对急性髓样白血病和IDH1/2突变的治疗患者的影响。Clin Cancer Res。 2022; 28(13):2753-2761。 15。 Montesinos P,Recher C,Vives S等。 n Engl J Med。 2022; 386(16):1519-1531。Clin Cancer Res。2022; 28(13):2753-2761。15。Montesinos P,Recher C,Vives S等。 n Engl J Med。 2022; 386(16):1519-1531。Montesinos P,Recher C,Vives S等。n Engl J Med。2022; 386(16):1519-1531。ivosidenib和azacitidine在IDH1突变的急性髓样白血病中。16。Lachowiez CA,Loghavi S,Zeng Z等。在IDH1突变的髓样恶性肿瘤中,Ivosidenib与venetoclax的IB/II期研究。血液癌discov。2023; 4(4):276-293。
肿瘤通常在慢性炎症中出现,因此在免疫学上高度活跃的壁ni。虽然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去除转化的细胞,但肿瘤最终通过塑造其即时的微环境来逃避对免疫系统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巨噬细胞在采用肿瘤相关的表型之前最初发挥抗肿瘤功能,而巨噬细胞抑制抗肿瘤的免疫反应,甚至可以维持一种闷热的炎症,增长了肿瘤的肿瘤微观环境(TME)。I型干扰素(IFNS)是炎症反应的良好调节剂。虽然已显示它们直接抑制肿瘤的生长,但积累的证据表明它们在改变TME内的免疫细胞功能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本综述中,我们关注I型IFN对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驱动的抗肿瘤反应的影响。特别是,我们将概述肿瘤内部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IFN刺激的基因(ISG)表达,例如核酸,代谢产物或缺氧的存在。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当前对IFN对巨噬细胞表型改变的后果的理解,即分化,极化和功能。对于后者,我们将专注于巨噬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杀伤和吞噬作用,以及巨噬细胞如何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并直接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来影响其环境。最后,我们将讨论巨噬细胞中I型IFN反应如何影响,应考虑当前和将来的肿瘤疗法。
*频率,响应率和结果度量应通过风险类别进行报告,如果有足够的数量可用,则应通过指示的特定遗传病变。†主要基于在经过跨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的结果。根据可测量残留疾病分析的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并发套件和/或FLT3基因突变不会改变风险分类。§AML被归类为不良风险。||仅影响Cebpa基本亮氨酸拉链的框内突变,无论它们是否以单相关还是双重突变的形式出现,都与有利的结果有关。¶(t (9; 11)的存在P21.3; Q23.3)优先于罕见的,并发的不良风险基因突变。#Eccluding KMT2A部分串联复制(PTD)。**复合核型:在没有其他类别定义的重复遗传异常的情况下,$ 3无关的染色体异常;不包括三个或三个或多个三分之一的高二倍体核型(或多个多核),没有结构异常。††单粒核型:存在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单色((不包括X或Y(Y(Y(Y(Y))),或一个单个常染色体单子弹结合使用,与至少一个结构性染色体异常相结合,不包括核心结合因子AML)。‡‡目前,如果这些标记与有利的风险AML亚型共发生,则不应将这些标记用作不良预后标记。从参考文献6ATP53在变异等位基因部分至少为10%处的ATP53突变,与TP53等位基因状态(单或双重突变无关; TP53突变与AML与复合和单核核型显着相关。
慢性髓样白血病(CML)是一种恶性克隆疾病,涉及造血干细胞,其特征是骨髓和周围血液中的髓样细胞增殖,以及具有BCR-ABL融合基因的费城(PH)染色体的存在。自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出现以来,CML的治疗已大大改善。但是,有一小部分CML患者对TKI产生抗性。目前,ABL激酶结构域(KD)中的突变被认为是CML中TKI抗性的主要原因。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抵抗力的概念,并总结了探索CML抗性基础机制的最新进展。克服TKI耐药性似乎是减轻白血病负担并增强CML治疗方法的最成功方法。打击耐药性的新策略的进步可能会迅速改变抗TKI耐药性CML的管理,并扩大可用疗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