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卷 第 2 期 中 国 电 机 工 程 学 报 Vol.42 No.2 Jan. 20, 2022 2022 年 1 月 20 日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22 Chin.Soc.for Elec.Eng. 515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人们在想象AI技术可以服务于未来社会场景的同时,也有人担心AI会大规模取代现有的工作岗位。从历史来看,前三次技术革命都出现了机器在短时间内替代劳动力的现象。但从长远来看,技术变革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创造就业。现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继承了历次技术革命的规律,既有就业替代,也有就业创造。就业增减的规模和速度,核心取决于企业的用工成本。过分严格的劳动法律保护和过高的劳动力成本,势必会加速机器的更替,进一步加速劳动关系的破裂。并为劳动力市场增添不稳定性。避免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的关键,是从劳动力成本的角度分析现有的劳动法律政策体系。修改那些不合理增加劳动力成本的条款。同时,面向未来的劳动立法应在就业培训体系、非典型劳动保护、社保费用社会化等方面有更多建树。
人工智能 (AI) 涉及开发使机器能够智能运作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活动包括获取知识、思考、解决问题、观察、理解语言和决策。这些功能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借助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方法实现。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经常出现在市场上,在医疗系统中,人工智能医疗技术 (AIHT) 尤其受欢迎,因为它们能够整理和分析大量研究证据以及临床和患者数据,以开发有助于扩大证据基础和做出决策的模式 (Topol,2019)。根据这些能力,预计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彻底改变医疗系统的各个方面。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2020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销售收入10.83万亿元,占该地区GDP比重为44.26%,高于2020年中国GDP(39.2万亿元)38.6%的比重。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第二位,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程度均超过全国其他主要城市。数字经济吸引高技能人才、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成为长三角地区人才和资本聚集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经济顺利发展,将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 • 专利申请方面,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2.8万件,医疗领域专利申请量共计4640件,其中上海市2070件、江苏省1570件、浙江省1000件。 • 企业方面,以上海为例,截至2020年底,人工智能产业骨干企业超过1150家,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拥有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15家,示范工厂94家,平台吸纳中小企业12万家。 •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以上海为例,上海的高校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科研院所是专业继续教育基地,上海的顶尖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上海有11所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9所高校设有人工智能系,38所高校设有104个人工智能相关院系。
摘要 除了 Hezârfen Ahmed Çelebi 的飞行试验等个别尝试外,我国的航空冒险始于奥斯曼帝国末期进口的第一批飞机。尽管在共和国成立初期,土耳其的目标是将其从制度上转变为国家产业,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它完全失败了,直到 2010 年代,土耳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几乎完全依赖外国。在塞浦路斯禁运期间开始的认识已成为一项国家政策,并在过去 20 年中转变为“国家技术倡议”。TUSAŞ 发动机工业公司 (TEI) 将其新的使命和愿景与国家对国防工业的大力支持相结合,在过去 8 年中开发了 11 种不同的、本土的和国家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在土耳其航空航天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本研究分享了近年来 TEI 研发的多款国产发动机的故事,其中一些发动机已在天空中成功运行了数万小时。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数字经济在重构经济新形态的同时,正逐步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能源绿色转型的特殊影响,并进一步构建多中介模型验证了其转型路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绿色转型水平总体较高,西部地区近年来具有较强的赶超能力;第二,数字经济对能源绿色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三,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环境规制等方式间接促进能源绿色转型。本研究为政策制定者加速能源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证启示和参考。
此次疫情已导致超过1500万人死亡,全球近210个国家近6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2019年12月,新冠肺炎首次在中国武汉发现,其病原体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V-2) (1-3)。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爆发流感疫情以来,没有一场疫情在全世界夺走了如此多的生命。多项研究指出,焦虑是疫情期间全球最大的问题,其次是睡眠问题和抑郁症 (4)。病毒对正常人体健康的最大危害包括对免疫系统的直接损害、对呼吸系统的损害以及潜在疾病的恶化,最终发展为全身衰竭和死亡 (5)。数以千计的患者因新冠肺炎住院,另有数千人被迫隔离。可以想象,这种由停滞(卧床或住院)、隔离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生活方式变化可能会损害患者和整个人口的健康和福祉 ( 6 )(见图 1)。
我国电力市场正处于由计划走向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并将长期存在于计划和市场模式中。本文在深入研究我国电力计划与市场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适应我国计划与市场模式的市场交易机制。该机制首先安排优先发电计划,与优先电力计划相匹配,特别是对大于计划值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进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优先安排,保障其可靠消纳。然后进行中长期市场交易和增量现货市场交易。本文详细设计了优先计划、中长期、现货(即日前、日内、实时)、辅助服务、平衡阶段等操作流程。最后基于省级电力市场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市场不平衡度,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对我国电力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农村集体经济在我国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民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考察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否同时考虑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集体经济显著促进了农民和农村的共同富裕,并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使用时变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此外,中介效应模型还表明,农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比重的提高是政策红利向共同富裕传导的关键。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政策效应边际递减对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农村集体经济提升的影响大于东部发达省份,这对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意义。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售电公司需要采用新的售电策略,为客户提供更经济的营销方案。客户侧配置储能系统(ESS)可以参与电力相关政策,降低工商业客户的用电综合成本,提高客户收益,对于售电公司来说,也可以吸引新客户,扩大销量,快速占领市场。但目前研究的ESS评估模型大多是基于历史数据配置典型日储能容量和充放电调度指令,另外大多数模型没有充分考虑ESS的性能特性,不能准确评估储能模型的经济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预测、ESS优化配置参与的智能售电策略,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人工神经网络对客户负荷进行预测分析,评估为客户增设储能的经济性。在两部制电价前提下,综合考虑能源电价和基本电价的节约效益,以最小化用户年度综合成本为目标,构建了储能系统评估模型,评估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年化成本,以及电池容量衰减对经济性的影响。引入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实际客户的算例模拟,客户的综合用电成本显著降低。此外,该智能售电策略可以根据客户的预期回收期提供不同的售电策略。与其他传统售电策略相比,该智能售电策略可以输出更准确的申报最大需量值,为客户提供更经济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