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纠缠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SDC)可以直接传输机密信息,然而无法同时区分四组编码纠缠态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探索了一种基于时间 - 能量纠缠和和频产生的 QSDC 网络。全连通的 QSDC 网络中共有 15 个用户,任意两个用户共享的纠缠态保真度均>97%。结果表明,任意两个用户在 40 km 光纤上进行 QSDC 时,他们共享的纠缠态保真度仍然>95%,信息传输速率可保持在 1 Kbps 以上。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 QSDC 网络的可行性,为未来实现基于卫星的长距离和全球 QSDC 奠定了基础。
卢森堡 *卢森堡共享的管理与财务部门(董事会G and and and and and C1,c2,h3和H4)**布鲁塞尔共享管理与财务部门(董事A董事A,B,C,C,D,E,F,H和我除外
在Schofield Hawaii举行的虚拟弹性培训 - Schofield Barrack R2绩效中心人员辅助单位大师恢复能力训练师,来自Schofield Barracks总部和总部第25步兵师,进行了大型,5小时,5小时的增强复原力训练,以增加350多个超过350名士兵的士兵,以期为11月4日4.五十名士兵面对面,其余300名士兵分为三个单独的虚拟教室。在虚拟教室中,捷运(如果有)在较小的“突破”组中主持了讨论会议,这些会话在整个安装的不同位置被广泛分散。R2技能包括:激活事件,思想和后果;避免思考陷阱;积极的建设性响应;和MRT核心能力。(礼貌照片)
图2。光子能量(8.5-11 eV)和时间(0-30 ms)在450 K,7500 Torr和[O 2] = 7×10 17 cm -3的CL引入DEE的氧化中的质谱(0-30 ms)。由DEE氧化形成的物种引起的峰通过其M / Z标记。未显示由DEE产生的耗尽的离子峰。星号标记了o 2 +峰是由痕量的残留量高能量辐射电离O 2引起的,这在我们的实验中以很高的浓度存在。匕首标记了m / z 117的虚拟光解诱导的伪影,这不会影响其他峰的测量。
摘要 量子行走的独特特征,例如行走者可以处于位置空间的叠加中并与位置空间纠缠,提供了固有的优势,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来设计高度安全的量子通信协议。这里,我们提出了两种量子直接通信协议,一种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和一种使用周期离散时间量子行走的受控量子对话 (CQD) 协议。所提出的协议对于各种攻击(例如拦截重发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和中间人攻击)是无条件安全的。此外,与基于量子位的 LM05/DL04 协议相比,所提出的 CQD 协议被证明可以无条件地抵御不受信任的服务提供商,并且这两种协议都对拦截重发攻击更安全。
该项工作部分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303700)资助,部分由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B030325002)资助,部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74205)资助,部分由北京未来芯片高精尖创新中心(ICFC)资助。 Dong Pan 的工作得到了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 (CSC) 资助 (资助编号 201806210237)。Lajos Hanzo 的工作部分得到了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 (COALESCE) 项目 (EP/N004558/1、EP/P034284/1、EP/P034284/1 和 EP/P003990/1) 的资助,部分得到了英国皇家学会全球挑战研究基金的资助,部分得到了欧洲研究理事会 QuantCom 高级研究员基金的资助。
引言:量子通信使远程双方能够在远距离上安全地共享秘密信息 [1]。自从 Bennett 和 Brassard [2] 提出开创性的协议以来,人们开发了不同的量子通信模式,例如量子密钥分发 (QKD)、量子秘密共享、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QSDC)、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集编码等 [2–6]。QSDC 是量子通信的重要模式之一;与 QKD 相比,QSDC 直接通过量子信道发送秘密信息,而无需预先设置密钥,从而消除了与密钥管理和密文攻击相关的进一步安全漏洞 [7]。自从第一个 QSDC 协议被提出 [4] 以来,它已成为过去十年量子通信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8–19]。对于纠缠载流子,2003 年邓志强、龙志强和刘志军提出了两步 QSDC 协议,明确提出了 QSDC 的标准 [20]。随后,基于高维纠缠、多体纠缠和超纠缠的 QSDC 协议相继被发展出来 [21–25]。对于单光子载流子,文献 [26] 提出了第一个 QSDC 协议,即所谓的 DL04 协议,其可行性已在 [27–29] 中得到证明。张伟等人进行了带有量子存储器的 QSDC 实验 [30]。齐若阳等人 [31] 进行了基于量子存储器的 QSDC 实验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