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功能 相过流 50/51 方向相过流 67 接地故障过流 50N/51N 方向接地故障 67N 瞬时接地故障 67NI 电容器组不平衡 51C 断线 46 I2/I1 冷负荷启动 H2 检测 68H2 H5 检测 68H5 冷负荷启动 59 断路器故障 50BF 开关闭合至故障 (SOTF) 方向有功功率不足 37P 故障定位器 21FL 重合闸 79 相欠流 37 启动时间过长,转子堵转 48/51LR 电机重启抑制 66 电容器过压 59C 负序过流 46 开关闭合至故障 (SOTF) 50/51 过压 59 欠压 27 正序欠压 27P 接地故障过压 59N 欠频 81/81N 频率变化率 81R同步检查 25 闭锁继电器 86 CT 监控 60 VT 监控 60 可编程阶段 99 8 可编程曲线
摘要 .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 Q/P 下垂控制策略,用于调节具有太阳能和风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独立微电网中的电压和频率。频率和电压控制策略应用于具有高渗透率间歇性可再生发电系统的独立微电网。自适应神经模糊逻辑接口系统 (ANFIS) 控制器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控制。电池储能系统 (BESS) 用于产生标称系统频率,而不是使用同步发电机进行频率控制策略。同步发电机用于维持 BESS 的充电状态 (SOC),但其容量有限。对于电压控制策略,我们提出了无功功率/有功功率 (Q/P) 下垂控制来代替传统的无功功率控制器,以提供电压阻尼效果。感应电压波动减少以获得标称输出功率。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不同情况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用最小额定同步发电机补偿微电网中发生的电压和频率变化。©2020。 CBIORE-IJRED。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讨论了微电网中多电池储能系统 (MBESS) 分布式通信信道面临的拒绝服务攻击 (DoS) 挑战。值得注意的是,DoS 攻击可能会阻止代理之间共享信息,方法是停止传输数据、使设备处于危险之中并干扰通信网络。因此,引入了基于共识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具有电池存储机制的功率和能量状态反馈,通过在传统共识框架中引入自适应系数来最大限度地减少 DoS 攻击的影响。该框架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弹性有限时间二次控制方案,以便在保持单个 BESS 的充电状态 (SoC) 保持在安全范围内的同时,实现 BESS 的直流母线电压调节、有功功率共享和能量水平平衡。假设在任何控制瞬态时间都可以满足操作约束。此外,理论分析用于明确证明 DoS 攻击长度对控制算法收敛时间的影响。此外,在 Matlab/Simulink 中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三个不同的案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并进行了基于 OPAL-RT 的实时验证。
生物电化学储能 (BES) 系统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生物甲烷,其结构类似于燃料电池,因为多个低压模块串联连接形成堆栈,然后并联以达到所需功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BES 模块充当气体储能/负载,产生可储存的生物甲烷作为产品。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 BES 堆栈的多输出多级 AC/DC 电源转换系统。所提出的拓扑结构类似于模块化多级转换器 (MMC),其中 BES 堆栈连接到子模块,并且直流链路中仅存在一个电容器。因此,它只需要在交流侧使用一个小滤波器,同时可以同时控制所有 BES 堆栈的电压和功率。提出了所提出的电源转换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种控制方案,以实现以下目标:1) 同时控制所有输出电压;2) 独立控制与电网交换的有功和无功功率;3) 控制电网电流的质量; 4) 抑制环流。为了验证系统性能,我们展示了从包含 18 个堆栈的 10 kW BES 系统获得的 OPAL-RT 实时模拟结果。© 2022 由 Elsevier Ltd. 出版。
在这个项目中,为了在孤岛、电网连接和 DG 连接模式下提供不间断充电,使用了太阳能 PV(光伏)阵列、电池储能(BES)、柴油发电机(DG)组和基于电网的 EV 充电站(CS)。充电站主要设计用于使用太阳能光伏(PV)阵列和 BES 为电动汽车(EV)电池充电。但是,如果蓄电池电量耗尽且太阳能 PV 阵列发电无法使用,充电站会智能地从电网或 DG(柴油发电机)组获取电力。但是,为了在所有负载条件下实现最佳燃油效率,DG 收集的电力通常以 80-85% 的负载运行的方式获取。此外,充电站无需机械速度控制器即可与蓄电池一起控制发电机电压和频率。此外,为了实现不间断充电,PCC(公共耦合点)电压与电网/发电机电压同步。为了提高充电站的运行效率,充电站还进行了车对网有功/无功功率传输、车对家和车对车功率传输。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充电站的运行进行了验证
利用光伏无功功率和储能有功功率可以解决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带来的电压越限、网损、三相不平衡等问题,但低压配电网三相四线结构给潮流计算带来困难。为实现通过潮流最优来利用光伏,提出一种基于三相四线系统潮流最优的低压配电网光伏储能协同控制方法。考虑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角,采用三相四线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低压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以最小化网损、三相不平衡度和电压偏差为目标,考虑电压约束、反向潮流约束和中性线电流约束,建立了基于三相四线网络拓扑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改进节点导纳矩阵和模型凸性,降低问题求解的复杂度,利用CPLEX算法包进行求解,并基于某21节点三相四线低压配电网进行24 h多周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需要更先进的控制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挑战是可再生能源的变化,包括光伏 (PV) 系统,它们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间歇性(不可调度)。在这方面,灵活的功率控制解决方案对光伏系统具有很高的兴趣,这是智能光伏逆变器的一项基本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网整合和运行中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光伏系统可以通过功率控制提供辅助服务,例如电压和频率支持。因此,本文概述了灵活有功功率控制 (FAPC) 的最新进展,该控制使智能光伏系统能够实现电网友好型整合。从电网的角度介绍了对 FAPC 的需求。然后,回顾了各种 FAPC 方案,其中通过修改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 的控制策略是最可行和最有效的,无需任何硬件修改。这被称为灵活功率点跟踪 (FPPT),并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说明。此外,还详细讨论了促进电网全面电压和频率支持的功率储备控制 (PRC)。还介绍了未来的研究前景。
8.1 建立与用户界面的连接..................................................................................................................... 46 8.1.1 通过以太网建立直接连接............................................................................................................... 46 8.1.2 通过 WLAN 建立直接连接............................................................................................................... 46 8.1.3 在本地网络中通过以太网建立连接................................................................................................. 48 8.1.4 在本地网络中通过 WLAN 建立连接................................................................................................. 49 8.2 登录和退出用户界面.................................................................................................................................... 49 8.3 用户界面的起始页设计.................................................................................................................................... 51 8.4 启动安装助手.................................................................................................................................... 53 8.5 激活 WPS 功能.................................................................................................................................... 54 8.6 打开和关闭 WLAN............................................................................................................................. 55 8.7 更改密码........................................................................................................................................... 56 8.8 更改运行参数 ...................................................................................................................................... 56 8.9 配置国家数据集 ...................................................................................................................................... 57 8.10 配置有功功率模式 ...................................................................................................................................... 58 8.11 配置 Modbus 功能 ...................................................................................................................................... 59 8.12 激活控制信号接收(仅适用于意大利) ............................................................................................. 59 8.13 停用接地导体监控 ............................................................................................................................. 60 8.14 配置电能表 ............................................................................................................................................. 60 8.15 设置电池加热模式 ............................................................................................................................. 60 8.16 将配置保存到文件中 ............................................................................................................................................. 61 8.17 从文件中采用配置................................................................................................................................ 61 8.18 固件更新................................................................................................................................................ 62 8.18.1 激活自动固件更新................................................................................................................................. 62 8.19 更新固件................................................................................................................................................ 62
摘要:考虑改进配备电池的混合太阳能-风能系统的实施原理,该系统用于本地对象的自用,并控制从电网消耗的电力。目的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使用程度,同时限制电池的放电程度,同时考虑到负载计划和能源发电相对于计算(预测)值的偏差。当电力消耗减少且能源使用程度增加时,可以补偿负载计划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对于计算(预测)值的偏差。通过根据给定时间离散性的充电状态偏差校正有功功率消耗,可实现电池充电状态计划与计算计划的一致性。通过考虑随着能源使用程度的增加而测量的负载功率值,改进了控制算法。此外,使用校正可以将电池的放电深度限制在可接受的值。开发了 24 小时能源过程数学模型,其中考虑了估算充电状态的误差。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档案数据进行建模的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有效的。对于 2 月份平均月发电量的应用,修正可将电力消耗减少 16-21%,并将三种电价的支付成本减少 24-27%。
DGK 董事会成立并授权了一个项目组,以支持性别平等并在社会中创造平等机会。主要目标是坚持基于证据的对话,以确定德国临床心脏病学和心血管研究中性别不平等的原因,制定措施来抵消这些不平等,分别评估这些措施的成功,并为可持续的性别平等设定方向。1 作为实施建议措施的一部分,该项目组将很快转变为 DGK 内的一个常设部门,并将更名以反映其整体努力,并强调性别平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多样性、公平和包容性部门)。该项目组目前获得 DGK 工作人员的行政支持。PG 13 主席(或副主席)参加 DGK 董事会的每月会议,以确保持续倡导多样性、公平和包容性,并实施性别平等计划。为实施性别平等计划而投入的进一步资源包括利用 DGK 网站作为平台、在 DGK 年度会议上策划信息性和科学性的会议,以及设立性别平等奖,表彰在促进心血管领域性别平等方面有功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