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氯乙酸 (DCA) 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试验药物。DCA 主要作用于癌细胞代谢;据认为,它通过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将代谢从发酵糖酵解转化回氧化磷酸化。该过程可能通过几种机制诱导癌细胞凋亡,包括增加氧化应激和降低乳酸水平。DCA 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典型剂量范围为每天 10-50 毫克/千克,最常见的口服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 6.25-12.5 毫克/千克。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五项单臂临床试验和几份病例报告评估了 DCA 对癌症的影响。这些研究的结果好坏参半。虽然大多数研究发现 DCA 是安全的并且耐受性相当好,但一项研究和几份病例报告提出了一些安全问题。DCA 应在合格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监测。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可逆性周围神经病变。有一些临床试验证据表明使用 DCA 可以稳定病情,也有一些令人鼓舞的病例报告,但总体而言,没有足够的证据明确支持
3.1 S TUDY D ESIGN ................................................................................................................................... 24 3.2 S TUDY P OPULATION AND S AMPLING ................................................................................................ 25 3.3 S UBJECT P ROTECTION AND C ONFIDENTIALITY : ................................................................................................................................................................................................................................................................................................................... …….........................................................................................................................................................................................................................................................................................................................................................................................................................................................................................................................................................................................................
评论文章 基于二氯乙酸的代谢癌症治疗的 15 年演变:带有病例报告的回顾 *Akbar Khan MD, IMD, DHS, FAAO 4576 Yonge St., Suite 301, Toronto, ON, Canada, M2N 6N4 电子邮件:akhan@medicorcancer.com(通讯作者)Mitchell Ghen,DO,PhD 1515 South Federal Hwy, Suite 215, Boca Raton, Florida, USA, 33432 电子邮件:drmitchghen@gmail.com 目标 • 介绍和回顾癌症的代谢理论(历史和背景) • 解释代谢理论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介绍代谢多靶点癌症治疗方法的概念 • 使用病例报告说明多靶点癌症治疗方法的临床可行性 摘要 尽管 Otto Warburg 发现了有氧糖酵解20 世纪 20 年代,癌细胞中发现了针对癌细胞代谢的治疗方法,但开发针对癌细胞代谢的疗法的潜力基本上被忽视了,直到 2007 年,一组加拿大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Bonnet 等人(他们自相矛盾地并非肿瘤学专家)发现仿制药二氯乙酸钠(“DCA”)可以在体外和体内逆转癌细胞中的 Warburg 表型,导致大鼠癌细胞自然自杀和肿瘤缩小。这种现象以前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认为恶性细胞中的线粒体发生了永久性改变,无法触发细胞凋亡。尽管 DCA 作为癌症疗法的大型临床试验从未完成,但北美和欧洲的少数医生通过独立的观察性研究和创造性思维迅速将这一新知识转化为临床癌症治疗方案。由于大多数司法管辖区允许标外用药,因此临床医生最初开始对所有常规疗法均无效的患者使用 DCA。多年来,人们发现了 DCA 的更多新抗癌机制,例如血管生成抑制、免疫激活和癌症干细胞靶向。2011 年左右,Seyfried (美国) 的工作开始阐明谷氨酰胺抑制的重要性,并提出多能量靶向方法优于单独的糖酵解抑制。作者们结合 Seyfried 的概念,共同努力创建了一种名为“MOMENTUM”的新代谢协议(代谢的、肿瘤学的、多能量靶向的、通用的、改良的)。在该协议中,通过静脉注射多种天然和药理药剂,同时靶向葡萄糖和谷氨酰胺代谢。几例疑难癌症病例的初步临床结果令人惊讶,证实了代谢多靶向方法非常有前景,比代谢单一疗法更前景广阔。这种癌症治疗方法几乎不会产生危及生命的副作用,而且治疗费用是可以承受的。令人失望的是,大型临床试验缺乏行业资金支持,但这并没有阻碍代谢方法作为临床可行方法的发展,这证明了纯粹的医学科学可以征服数十亿美元的经济回报。关键词:二氯乙酸;癌症;糖酵解;瓦尔堡;谷氨酰胺;线粒体;代谢;细胞凋亡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使用的常见抗糖尿病药物(18)。二甲双胍治疗与多种癌症的较低风险有关,但是,其对GBM的影响尚未得到很好的特征(4,24)。二甲双胍治疗可降低GBM细胞中替莫唑胺的耐药性(26)。二甲双胍在临床环境中存在安全问题,因为大多数临床前著作都使用了二甲双胍的上剂量(25)。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通过将二甲双胍与二氯乙酸(DCA)结合来克服这一挑战,该二甲双胍通过二氯乙酸(DCA)通过丙酮酸脱氢酶激酶激酶抑制靶向癌细胞代谢(11)。靶向癌细胞代谢可能对攻击性GBM的治疗有影响。此外,我们旨在研究凋亡蛋白表达谱,以更好地了解分子水平的GBM。我们还旨在在T98G和U87-mg GBM细胞系中使用二甲双胍,DCA和美金刚蛋白来干扰癌细胞代谢。
摘要。背景/目的:我们研究了丙酮酸脱氢酶激酶抑制剂二氯乙酸 (DCA) 和抗糖尿病药物及复合物 I 抑制剂二甲双胍 (MET) 在体内和体外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具有协同细胞毒性作用的假设。材料和方法:我们进行了剂量反应实验和组合指数计算。通过流式细胞术估计凋亡和坏死细胞。通过 Seahorse 分析和乳酸输出评估细胞代谢。在 C57BL/6 小鼠 GL-261 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中进行总体生存率和肿瘤体积生长实验。结果:DCA 和 MET 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细胞毒性和协同作用。DCA 减轻了 MET 引起的乳酸生成增加。Seahorse 分析表明,DCA 治疗导致耗氧率增加,而 MET 会降低耗氧率。DCA 和 MET 显着抑制小鼠的肿瘤生长并提高总体生存率。结论:针对肿瘤细胞代谢的化合物可能成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潜在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