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来看,本书各章所讨论的大国竞争新时代似乎在上一个时代刚刚结束时就开始形成。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突然结束,美国发现自己处于无人挑战(而且似乎无法挑战)的全球优势地位。审视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情况后,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很快决定放弃之前的遏制大战略,转而采取老布什政府最初所描述的旨在“促进全球和平与民主”的“集体短期接触”政策,以及威廉克林顿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安东尼莱克随后所说的“接触和扩大”政策。 1 莱克宣称,今后美国政策的目标将是鼓励“民主和市场经济”传播到民主和市场经济尚未牢固扎根的地方,最显著的是广阔的欧亚大陆,这一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前苏联新独立的国家,以及东欧和中欧前苏联帝国的前成员国。2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布什政府与公共服务学院成立于 1997 年,秉承了老布什总统“公共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使命”的理念。自成立以来,布什学院在课程、研究和学生体验中都体现了这一理念,并已成为领先的国际事务、政治学和公共事务机构。经济治国方略项目 (ESP) 是一项学术研究项目,旨在促进布什学院的经济和安全研究。该项目的目标是更深入地了解经济活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汇集世界各地的学者,并充当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之间的纽带。ESP 引以为豪的是,它汇集了国际关系传统中各种经济治国方略方法,对该现象的历史、当代表现以及创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未来途径进行了严格而富有成效的分析。
SSUSH16 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如何导致共同的国家认同。 a. 解释对美国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崛起的担忧如何导致红色恐慌和移民限制。 SSUSH23 - 评估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期间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变化。 a. 分析最近几任总统面临的挑战,包括苏联解体、克林顿被弹劾、2001 年 9 月 11 日袭击和反恐战争。 SSWH18 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塑造世界社会的主要政治和经济因素。 a. 确定俄国革命的原因和结果,从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崛起到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c. 描述苏联、德国和意大利存在的极权主义和警察国家的性质,以及它们与威权政府的区别。 SSWH19 – 展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理解 c. 分析英国、苏联和美国领导人之间的军事和外交谈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