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seltinib (DCC-3014) 是一种强效且高度选择性的集落刺激因子 1 受体 (CSF1R) 开关控制激酶抑制剂,可与开关口袋区域结合。2,3 在 TGCT 中,CSF1 基因表达异常,高水平的 CSF1 基因会驱动肿瘤肿块的扩张。4 Vimseltinib 与 CSF1R 受体结合可降低 CSF1 的作用,从而减少肿瘤生长和疾病症状。5,6 Vimseltinib 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治疗无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的成人 TGCT 患者。在 III 期临床试验 (MOTION, NCT05059262) 中,参与者在第一部分每周两次口服 30 毫克 vimseltinib,共 24 周,然后在第二部分每周两次口服 30 毫克,这是长期开放标签治疗阶段。1
结果:在 TGCT 中发现了两种与非肿瘤性滑膜细胞高度相似的复发性肿瘤细胞群。我们已将 GFPT2 确定为突出 TCGT 中肿瘤细胞的标记。我们发现肿瘤细胞本身不表达 CSF1R。我们确定了 TGCT 和 GCTB 中巨细胞之间重叠的 MAB 特征。结论:TGCT 中的肿瘤细胞与非肿瘤性滑膜细胞高度相似。肿瘤细胞缺乏 CSF1R 表明它们可能不受当前疗法的影响。肿瘤细胞中 GFPT2 的高表达与 YAP1/TAZ 通路的激活有关。此外,我们还确定了肿瘤细胞中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这些发现表明该肿瘤中还有两条额外的靶向通路。
手术切除(开放或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是TGCT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据报道局部复发率为16% – 47%(4,5)。此外,TGCT的发病机制归因于集落刺激因子1(CSF-1)的过度表达,这是由于CSF1基因与t(1,2)易位中的VI型胶原α3启动子融合导致的CSF-1过度表达(6)。因此,针对CSF-1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轴的全身疗法已经开发出来(7)。培昔达替尼是美国首个获批的用于治疗TGCT患者的全身疗法(8)。据报道,该药物的反应率良好,但也需要进行包括肝毒性在内的风险评估(9)。相比之下,其他治疗药物也已提出,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