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1) 在锚链舱底板上表面垂直上方 3m 范围内,应在板面增加 1.0mm。(2) 仅适用于以露天甲板为舱顶的舱。3m 距离应垂直于舱顶并平行于舱顶测量。舱底水舱、排泄储罐和锚链舱应视为“其他位置”。 (3) 干散货舱包括用于载运干散货的舱。(4) 对于矿砂船,仅适用于垂直上方内底板 3mm 范围内。如果垂直上方内底板超过 3m,则视为 1.0mm。(5) 舱壁用板材在内底板垂直上方 3mm 范围内应加厚 0.2mm。(6) 吸入口附近的内底板和吸入井应在距吸入口外周约一个纵向间距半径范围内加厚 2.0mm(见图3.3.4-1 和 3.3.4-2)。(7) 对于装有气体燃料舱的舱室,应采用与同类型液化气船货舱相同的防腐措施。(8) 空隙处所是指只能通过螺栓人孔开口进入的处所或通常无法进入的处所,例如管隧。封闭型柱的内部空间也包括在内。(9) 干燥处所是指机器处所、泵舱、储藏室、操舵装置处所等的内部空间。(10) 主机舱内底板厚度应增加 2.0mm,除非根据事先提交的数据经本船级社批准实施防腐保护。
汉莎技术公司 汉莎技术公司 (LHT) 总部位于汉堡机场,同样取得了成功。该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二十多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结成联盟,使 LHT 成为维护、维修和大修 (MRO) 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该公司拥有约 25,000 名员工,其中 7,000 名在汉堡,为全球 540 多家客户提供服务,当然也包括汉莎航空,汉莎航空将其整个机队委托给 LHT。在占地超过 750,000 平方米的汉堡 Fuhlsbüttel 工厂,LHT 提供全方位的飞机技术服务。这包括对空客和波音机型以及 IAE、通用电气、CFMI 和普惠公司制造的发动机进行全面大修。LHT 还在 VIP 和商务喷气机的开发、改装和装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汉堡大都市区约有 300 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它们构成了全球航空业的完整供应商网络,特别是在客舱内饰的工业设计、建造、测试和生产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DASELL Cabin,专门为所有飞机提供卫生系统;iDS – 工业设计工作室为 AIRBUS、BOEING、Bombardier 等公司开发客舱设计;Dräger Aerospace 为 BOEING 和 AIRBUS 客舱提供氧气供应和安全系统;ESW Extel 和 COMTAS Composite 提供高科技部件,例如
摘要 中国计划于2022年完成天宫T型空间站总装,进入新一轮使用阶段。天宫空间站舱内设有20多个实验机架,舱外设有50多个有效载荷挂载空间,将支持运行期间开展大规模科学技术实验。天宫建造时批准的内部实验机架和外部科研设施研制工作已完成,其中天和核心舱高微重力水平研究机架(HMLR)和无容器材料处理机架(CMPR)等4个机架已完成在轨试验,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其他机架正在进行全面地面试验。中国空间巡天望远镜(CSST)两年来进展顺利,共资助24个发射前研究项目,建成4个联合科学中心,为CSST未来的科学观测和运行做好准备。 2022-2032年中国空间站系统研究规划更新,将研究分为四个重要领域:空间生命科学与人类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与应用。根据规划,预计在空间站运行期间将进行1000多项实验。总体而言,空间站利用任务正在按计划进行,将为重大科学或应用成果做出贡献,并对地球生命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Ariel(大气遥感红外系外行星大型巡天)是欧空局“宇宙视野”计划框架内采用的 M4 任务。其目的是通过凌日光谱法对已知系外行星的大气层进行巡天。发射计划于 2029 年进行。Ariel 科学有效载荷包括一台离轴、未被遮挡的卡塞格林望远镜,该望远镜为波段在 0.5 至 7.8 µm 之间的一组光度计和光谱仪提供信号,并在低温(55 K)下运行。望远镜组件采用创新的全铝设计,可耐受热变化,避免影响光学性能;它由一个主抛物面镜组成,其椭圆形孔径为 1.1 m 的长轴,随后是安装在重新聚焦系统上的双曲面次镜、抛物面重新准直三镜和一个平面折叠镜,将输出光束引导至与光学平台平行。基于 3 个柔性铰链的创新安装系统支撑着光学平台一侧的主镜。光学平台另一侧的仪器舱内装有 Ariel 红外光谱仪 (AIRS) 和精细制导系统/近红外光谱仪 (FGS/NIRSpec)。望远镜组装处于初步设计审查的 B2 阶段,开始制造结构模型;一些组件,即主镜、其安装系统和重新聚焦机制,正在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活动,以提高其准备程度。本文介绍了 ARIEL 望远镜组装的设计和开发。
机长专心驾驶飞机,而副驾驶则按顺序执行下方 ECAM 显示屏上自动出现的检查单操作。飞行员使用的是主动降噪 (ANR) 耳机,飞行对讲机的丢失使他们之间的通信变得困难。由于缺乏照明,副驾驶难以识别顶板上某些开关的位置,但能够执行 ECAM 检查单操作。机组人员可以使用应急手电筒,但并未使用。当副驾驶将 AC ESS FEED 按钮开关选择为“ ALTN ”(备用)时,大多数受影响的系统在大约 90 秒后恢复。这是 ECAM 显示屏上的第九或第十行。随后,机长和副驾驶的主飞行显示器和导航显示器、上部 ECAM 显示器、无线电、应答器和大多数其他受影响的系统均已恢复。副驾驶继续执行 ECAM 操作,并重置了已脱机的 1 号发电机。自动推力系统未恢复,因此需要在剩余的飞行时间内手动控制发动机推力。通信现已重新建立,机长向 ATC 发送了“PAN”呼叫,告知他们飞机遇到的问题;他被指示保持当前高度和航向。然后,他请求并被分配了等待航线,以便机组人员有时间检查飞机的状态。机长将飞机的控制权移交给副驾驶,以便他评估情况。在货舱内,机组人员和乘客被告知了情况,并启动了辅助动力装置 (APU) 作为预防措施,以便其发电机可以在需要时提供电力,但并未使用。
公司背景 Vast 是一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长滩的美国公司,参与 NAS A 的第二次商业太空能力合作 CCSC 2 计划 NAS A 的商业低地球轨道项目我是办公室 c e. 2 大型计划已签署、建造并可私人使用,可居住空间站 Haven - 1,将于 NETA 8 月 2 0 2 5 日之前在 Space XF al con 9 上发射。 The Haven - 1 空间站位于德国西北部gnedf 或三只眼睛的所有生命的操作。在这三年期间,Haven-1 将提供载人飞行服务,并执行抵达和离开空间 X 博士的载人任务。该站还将在舱内承载压力负荷。任务结束时,该站将通过控制入口断开或断开位。在 Haven -1 任务的准备过程中,V a st isde 标志着一艘名为 Haven - Demo 的演示航天器正式发射,该航天器将于 2025 年 1 月随 XF al con 9 NET 一起发射。H aven - De emo 航天器将搭载 Haven -1 上的 V a st 平台的子系统和部件,以增加其飞行寿命,并进一步在 Haven -1 发射前降低技术和操作风险。对于这两项任务,Vast 将申请 NGF 或 FCC 许可证,并通过这些申请履行其碎片太空飞船处置责任。无论是这两项任务,Vast 的航天器都将成为 CRSRA 的 Vast 计划,并需要 CRSRA 许可证。
按钮布局的一致性,机载显控系统的人机工效研究也 逐渐得到了相关领域的重视。为了解决仪表板日益拥 挤的问题,工程师在第 2 代机电伺服仪表的基础上对 飞行仪表进行综合,也对指示相关信息的仪表进行综 合,减少仪表数量;同时将无线电导航和其他经过计 算机加工的指引信息综合进相关的显示器中,形成第 3 代飞机仪表,即综合指引仪表。综合指引仪表不但 可以显示飞机综合的实时状态信息,同时还通过指引 信息告诉飞行员如何正确操纵飞机,以达到预定飞行 状态或目的地 [5] 。第 3 代头盔显示系统首次采用虚拟 成像技术,可直接将虚拟画面投射到驾驶员的面罩 上,配合计算机图像和数据处理运算技术,具备了实 时呈现画面的能力。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军事领 域广泛应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不断突破,向着机械 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进入 21 世纪,触 屏及语音交互的方式取代了烦琐复杂的硬件按钮操 作,更为清晰的数字化屏幕也为信息显示提供了更大 的发展空间。第 4 代新型战斗机的机载设备通过更 大、更清晰的数字化屏幕呈现出更加多样的信息内 容。这一时期的人机交互主要通过数字屏幕进行信息 输出,通过语音、触摸屏和简洁的按键等多通道进行 信息输入。未来飞行员头盔的发展趋势是研制功能强 大、集综合性防护于一体的头盔系统,全息投影技术 也会逐渐发展成熟并应用于头盔显示器中 [6] 。历代战 机座舱显控界面见图 1 。 对战机座舱显控系统的发展,各领域的研究人员 针对人因工效、人机交互、座舱显示技术、人机协同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总结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具 有代表性的人物及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引用量较高, 为座舱显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或技术支撑,见表 1 。 军事技术的发展促使战场环境复杂性的大幅提 升,如 F–35 的大屏幕显示器将远不能满足飞行员获 取信息数据流的显示需求,而未来战斗机为了隐身, 会减小座舱空间,进而缩小座舱显示面积 [25] 。座舱内 的系统控制器将尽可能简化,除了保留一些控制飞行 的基本操作杆和少数与安全相关的控制器,其余的操
其他构件 0.5 燃油舱(注7)及润滑油舱 0.5 淡水舱 0.5 空舱(注8)及干燥处所(注9)(注10) 0.5 居住处所 0 上述以外 0.5(注) (1) 锚链舱底部上表面垂直上方3m范围内的板面应加1.0mm。(2) 仅适用于以露天甲板为舱顶的舱。3m距离应从舱顶垂直测量,并平行于舱顶。舱底水舱、排泄舱及锚链舱应视为“其他处”。 (3) 干散货舱包括用于载运干散货的舱。(4) 对于矿砂船,只适用于内底板垂直向上 3mm 以内的范围。如果垂直向上超过内底板 3m,则取 1.0mm。(5) 对于内底板垂直向上 3mm 以内的舱壁板,应加 0.2mm。(6) 对于吸入口附近的内底板和吸入井,在距吸入口外周约一个纵向间距半径范围内,应加 2.0mm(见图3.3.4-1 和 3.3.4-2)。(7) 对于装有气体燃料舱的舱室,应采用同类型液化气船货舱的防腐加量。(8) 空隙处所是指只能通过螺栓固定的人孔开口进入的处所或通常无法进入的处所,例如管道隧道。封闭型柱的内部空间也包括在内。(9) 干处所是指机械处所、泵舱、储藏室、舵机处所等的内部空间。(10) 主机舱内底板应增加 2.0 mm,除非根据事先提交的数据经本社批准进行防腐。
关键词 飞机客舱,热舒适度,数值模拟,PMV(预测平均投票),PPD(预测不满意百分比) 1 引言 客机客舱是一个狭窄封闭的空间,通常乘客密度较高。由于现在的长飞行时间,热舒适度成为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为改善热舒适度付出了巨大努力(Pang et al. 2014)。有几种方法可以研究这些区域的热舒适度。在一些研究中,使用了著名的预测平均投票(PMV)模型(Fanger 1970),但也有一些研究进行了现场热舒适度调查。也可以采用数值模拟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来预测局部皮肤温度并计算热舒适度。Cui et al. (2014) 在飞机客舱内进行了现场测量,绘制了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空气速度等影响参数。还对乘客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乘客对热度并不满意,因为他们感到很热。热舒适度图表现出不均匀性;中舱温度总是较高。然而,据报道,垂直温度梯度和空气速度都在舒适区内。在另一项研究中,调查了飞机客舱乘客的局部和整体热舒适度(Park 等人,2011 年)。结论是,模拟飞机客舱的整体热感觉相对较好,但据报道,局部热不适感较高。Haghighat 等人(1999 年)在 43 次商业航班中进行了测量,持续时间超过一小时,期间持续监测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结果表明,平均气温为
前补声 2x Meyer PSM-2 620 瓦 (DSL& DSR) 歌舞表演/舞台扬声器 2x Meyer UPQ-1P (吊挂在舞台后部) 2x Meyer 650-P 自供电超低音 2/18” (可选) 2X EV SX80 (吊挂在舞台前部) 地板监听音箱 8x Outline iSM 112 2x Meyer MJF 210 6x Meyer UM-1P 350 瓦 (舞台) 2x Meyer UM-100P 350 瓦 (舞台) 主 FOH 控制台:位于房间后方中央的 72” x 64” 座舱内 Digico SD8, 120 个 M/S 通道, 48 个 M/S 总线 展台控制台:位于房间后方右侧的控制室,打开窗户 Digico S21, 40 个 M/S 通道, 10 个 VCA, 16 个 M/S总线、10X8 矩阵、Reaper 录音就绪监视器控制台 SL 翼:Digico S21、40 通道 M/S 48 通道、Reaper 录音就绪选配:Midas X32,带 DL32 舞台箱、桌面推子或 iPad 控制数字蛇形输入 (DSL) 48 通道 Digico D2 机架,Madi 由所有 Digico 控制台控制。控制室中的第二个 D2。总共 96 个输入,32 个输出。1X Digico 48X8 Madi-Rack(仅限 SD8)舞台 XLR 接线板 12 通道 DSR 到 DSL 蛇形头 12 通道返回蛇形头 DSL 到 DSR 16 通道排练室到 DSL 蛇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