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氯胺酮和裸盖菇素靶向的共同和不同大脑区域,用于立即进行早期基因表达 作者:Pasha A. Davoudian 1,2、Ling-Xiao Shao 3,5、Alex C. Kwan 3,4,5 * 附属机构:1 耶鲁大学医学院医学科学家培训项目,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06511,美国 2 耶鲁大学医学院跨部门神经科学项目,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06511,美国 3 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06511,美国 4 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06511,美国 5 康奈尔大学梅尼格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纽约州伊萨卡,14853,美国 通讯地址:Alex Kwan,博士,梅尼格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工程学,康奈尔大学,威尔厅 111 室,526 Campus Road,伊萨卡,纽约州,14853,美国;电子邮件:alex.kwan@cornell.edu 关键词:迷幻药、抗抑郁药、立即早期基因、c-Fos、活性依赖性转录、神经可塑性 摘要 裸盖菇素是一种具有治疗潜力的迷幻药。虽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裸盖菇素通过增强神经可塑性发挥其有益作用,但所涉及的具体大脑区域尚不完全了解。确定裸盖菇素对整个大脑中可塑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可以拓宽我们对迷幻药引起的神经可塑性所涉及的神经回路的理解。在本研究中,采用全脑连续双光子显微镜和光片显微镜来绘制雄性和雌性小鼠中立即早期基因 c-Fos 的表达图。将服用裸盖菇素后药物诱导的 c-Fos 表达与亚麻醉氯胺酮和盐水对照进行比较。裸盖菇素和氯胺酮在许多大脑区域(包括前扣带皮层、蓝斑、初级视觉皮层、中央和基底外侧杏仁核、内侧和外侧缰核和屏状核)中产生了急性相当的 c-Fos 表达升高。选定的区域表现出药物偏好差异,例如裸盖菇素的背缝和岛叶皮层以及氯胺酮的海马 CA1 亚区。为了深入了解受体和细胞类型的贡献,c-Fos 表达图与全脑原位杂交数据相关。转录分析表明,Grin2a 和 Grin2b 的内源性水平可以预测皮质区域是否对氯胺酮和裸盖菇素的药物诱发神经可塑性敏感。总的来说,系统映射方法产生了一个受裸盖菇素和氯胺酮影响的大脑区域的无偏见列表。这些数据是一种资源,它突出了以前被低估的区域,以供未来研究。此外,药物引起的 c-Fos 表达与内源性转录本分布之间的稳健关系表明谷氨酸受体是裸盖菇素和氯胺酮产生快速作用和持久治疗效果的潜在收敛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