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利用中国85个资源型城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主要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创新是其主要作用机制。按照资源发展的不同阶段,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再生期城市,并进一步分析其异质性影响。从影响程度上看,数字经济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此外,我们还发现,越靠近省会城市,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本报告综合了一系列 OECD 报告中关于向资源高效型循环经济转型的见解,这些见解是 OECD“资源高效型循环经济”(RE-CIRCLE)项目的一部分。RE-CIRCLE 项目 (oe.cd/recircle) 由 Rob Dellink 和 Peter Börkey 协调,而 Elisa Lanzi(OECD 环境局)负责监督建模。该项目为资源效率和向循环经济转型提供政策指导。它旨在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和量化资源高效型循环经济政策的影响,以指导 OECD 成员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RE-CIRCLE 项目围绕两个互补的工作包构建,旨在提出合理的基于证据的政策建议。第一个工作流使用选定主题的定性分析来指导政策,以进一步向循环经济转型。第二个工作流使用全球环境经济模型来预测资源使用的影响和政策干预的效果。本政策文件利用 RE-CIRCLE 项目两个工作包的互补性,重点关注不同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权衡。
本报告重点关注能源获取非常有限的医疗机构的能源需求——这是许多低收入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医疗机构的常见问题,但在资源受限的中等收入国家也存在这一问题。本报告考虑了有关能源获取模式及其对医疗服务影响的现有证据以及使用新能源技术的趋势。这些证据用于制定跟踪和监测医疗机构能源获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报告的调查结果与医疗系统一级和二级诊所和医疗中心最为相关,这些诊所和医疗中心通常难以获得足够的能源来为照明、制冷和基本医疗设备供电。虽然医院的能源需求更为复杂,但本文提出的某些信息和调查结果也适用于大型医疗机构。本报告支持改进清洁、现代能源干预措施的测量、监测和设计,以优化各级卫生服务的提供。更广泛地说,它支持卫生部门朝着全民可持续能源 (SE4All) 目标迈进,即全民享有现代能源服务,同时提高能源效率和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