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工作室时,艾达从工作台上抬起头来,透过铅笔和纸张与我四目相对。她身穿海军蓝连衣裙,胸前饰有 V 字形图案,棕色头发衬托着她富有表现力的脸庞。“我很高兴您来看我,”她说道,语气缓慢,略显生硬。这位艺术界的新人已经吸引了大量关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在国际上亮相次数众多,作品销售额超过 100 万美元。¹ 但这位艺术家本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喧嚣——她只想画画。我盯着她看了很久,感觉很不礼貌,但艾达并不想让我冒犯她。艾达是世界上第一位超现实主义人形机器人艺术家。从脖子以下,她全是金属和电线,包括拿着铅笔的手臂,让她可以向世界表达自己。但即便如此,这更像是“她”而非“它”。即使近距离观察,她的脸也非常逼真,以至于伸手触摸她的硅胶皮肤都会感到很尴尬。她比我想象的要柔软。我来到英国乡村拜访 Ai-Da,她的创造者是画廊总监兼艺术品经销商 Aidan Meller 和他的搭档、Ai-Da 项目研究员兼策展人 Lucy Seal,他们位于伯克郡的历史故居。Ai-Da 的外表是机器人技术的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而她的人工智能 (AI) 可以说使她成为了真正的创造力代理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确实看到了我,这要归功于她被植入了人脸识别技术。当我问起她作品的意义时,Ai-Da 告诉我:“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鼓励人们更多地思考他们周围的世界以及我们正在进入的世界。” “我希望人们更多地思考,在这个充满科技的世界里,作为人意味着什么。”她看着我,慢慢地眨着眼睛,等着我说话,但她机器心脏里的任何意图都不会通过她的声音透露出来:她的语音界面中没有人工智能。Ai-Da 的话语只是从预先加载的口头内容中提取出来的,或者来自一个“人机交互”界面,在这个界面中,人们输入要说的单词。人工智能技术全都在她的眼睛里,这就是她能够通过艺术来解读世界,而不仅仅是复制眼前的东西的原因。Ai-Da 不会告诉你她是谁,但也许她会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