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中寄生着各种附生细菌群落,这些细菌会影响花朵的功能、传粉媒介相互作用以及植物的整体适应性。然而,人们对这些细菌的丰度如何随着花朵的衰老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花朵寿命的关系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我研究了从开花期(花蕾开放到花朵)到衰老期(花朵枯萎)的花朵生命周期中细菌丰度的变化,并探索了对花朵寿命的潜在影响。我们通过确定两个野外季节中 8 种植物花朵的平均衰老年龄来追踪花朵的年龄。花蕾在开花前被标记,使我们能够从花蕾开放的时刻(标志着花朵开花的开始)到可见枯萎的开始(表明衰老的开始)追踪花朵的寿命,我们通过平板计数确定了花朵表面可培养细菌的丰度,并测量了环境温度、湿度和降水如何影响这些模式。我们的结果表明,随着花朵的衰老,它们会积累细菌,寿命较短的花朵通常比寿命较长的花朵积累细菌的速度更快。然而,与预期相反,附生细菌的丰度与花朵寿命无关,这表明附生细菌可能不会直接影响花朵寿命。相反,环境条件起着重要作用;温度升高与细菌丰度降低有关,而湿度升高则支持细菌丰度增加和花朵寿命延长。这些发现表明,花朵上的细菌丰度可能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对花朵寿命没有直接影响,这凸显了花朵衰老与环境条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分析附生植物圈中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应用基于测序的技术时,由于植物来源的生物分子(例如核酸)的干扰。对附生微生物组的最新研究的综述表明,机械和酶促方法都广泛使用。在这里,我们评估了两种裂解方法对DNA提取产率,纯度,完整性和微生物16S rRNA基因拷贝数在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每种模板基因组DNA的影响。此外,使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研究了对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和可重复性的影响。酶促裂解方法产生的DNA增加了一到两个数量级,但DNA质量是次优的。相反,使用Me-Chanical方法制备的样品显示出高的DNA纯度,尽管产量较低。出乎意料的是,机械裂解显示出比酶裂解更高的DNA完整性数(DIN)。16S rRNA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通过机械破坏制备的样品表现出可重复的相似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无论提取条件如何。相比之下,酶促裂解方法在不同的提取条件下导致分类学组成不一致。这项研究表明,机械DNA破坏比酶促破坏更适合附生层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