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霉病是影响大蒜采后的主要病害之一。2023年,该病害在泰国清迈府的大蒜[Allium ampeloprasum var. ampeloprasum (Borrer) Syme]采后储藏期间被发现。从大蒜中分离得到3个真菌分离株,根据形态特征和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β -微管蛋白(BenA)、钙调蛋白(CaM)和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rpb2)基因组合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大蒜青霉菌(Penicillium allii)。在致病性测定中,接种分离真菌的大蒜表现出与采后储藏期间观察到的症状相似的症状。在杀菌剂筛选试验中,多菌灵、苯醚甲环唑 + 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在半剂量和推荐剂量下均能有效完全抑制该真菌,而该真菌对克菌丹和代森锰锌不敏感。此外,多菌灵、氧氯化铜、苯醚甲环唑与嘧菌酯的组合以及苯醚甲环唑单独使用时,双倍推荐剂量可完全抑制该真菌。据我们所知,这是泰国首次报道由 P. allii 引起的大蒜鳞茎采后蓝霉病。此外,杀菌剂敏感性筛选的结果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控制由 P. allii 引起的大蒜鳞茎采后蓝霉病。
与红藻和 Prototheca sp. 相关的程度要高于真正的真菌。5, 15,16 。腐霉病、lagenidiosis 和
白霉病是由致病真菌核盘菌引起的,影响全球 600 多种植物,包括大豆、豆类、棉花和西红柿等主要作物。这种真菌导致产量和质量大幅下降,对粮食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对环境安全有效的核盘菌防治方法,其中芽孢杆菌属正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工具。在本研究中,菌株 JAB01 经形态学检查鉴定为芽孢杆菌,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确认。体外试验表明,芽孢杆菌 JAB01 产生可扩散物质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效抑制核盘菌生长 80%,抑制菌核发芽 100%,显著减少种子和叶片的病害感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芽孢杆菌 JAB01 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抗白霉病生物制剂。这项研究有望对农业和植物病原体控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大豆和其他寄主植物种植的可持续农业实践。通过减少对白霉病控制杀菌剂的依赖,这项研究为农民、消费者和环境带来了益处,促进了更负责任和更有效的农业实践。
曲霉病:aspBIOmics 联盟背景下的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Ana María Moñiz Díez,FIBAO 12。CCN2 和长链非编码 RNA AL133346.1 表达在儿童 B 细胞
有关在接受抗真菌预防的小儿同种异体HCT接受者中使用串行Fungitell®BDG测试测试的数据是有限的。一项针对34个小儿同种异体HCT受体的小型单中心研究报告说,在疾病的第一个病理学迹象下,基线IFD率为17.6%,估计阳性(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12%和100%[11]。另一项单中心研究检查了真菌生物标志物在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中的使用[12]。可能发生的曲霉病发生在11.5%的患者中,PPV为25%,Fungitell®BDG分析的NPV为100%。但是,这些研究的单一中心特性可能会限制其普遍性。我们试图定义每周的Fungitell®BDG测定测试的测试特性,以鉴定在前瞻性多中心同类同种异体HCT接受者中,该试验比较了两种抗真菌性预防疗法的随机试验,该试验是在转移后中性植物中性植物中性植物中性植物中性植物中的两种抗真菌预防治疗方案。
背景:通常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鉴定,因为真菌培养的敏感性不足以进行准确诊断。另一方面,病理诊断,尤其是霉菌的病理诊断,即使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进行,也常常不准确。在区分毛霉菌病和曲霉病时尤其如此,这两种病有不同的药物选择和医疗管理。根据潜在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诱发因素,疾病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变得严重。因此,正确的诊断极其重要,应委托给病理学家。目的:开发一种基于人工智能 (AI) 的霉菌感染自动组织学诊断系统,以支持一般病理学家的诊断,特别是区分曲霉菌和毛霉菌。方法:我们使用两个指标作为诊断系统;即独立菌丝的角度和每个菌丝的曲折度。结果和结论:我们分别从曲霉病和毛霉菌病的标准病例中收集了 147 个和 67 个图像样本。所有图像均通过自动识别两种指标成功分析。数据二维图生成的阈值曲线划分的独立区域清楚地包括了从曲霉菌和毛霉目病例中获得的测试数据。本研究证明了我们新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系统的实用性。其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人工智能方法、曲霉菌、侵袭性霉菌感染、毛霉目、Python
摘要 引言 侵袭性曲霉病是血液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目前,伏立康唑是侵袭性真菌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伏立康唑的药代动力学个体间差异取决于遗传因素。伏立康唑总代谢的 70%–75% 参与 CYP450,主要是 CYP3A4 和 CYP2C19,其余 25%–30% 的代谢由单加氧酶黄素进行。CYP2C19 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解释伏立康唑代谢中 50%–55% 的变异性。材料和方法主要目的是比较预先伏立康唑基因分型与常规实践的效率。主要结果是第五天血清伏立康唑是否在治疗范围内。次要结果是与伏立康唑相关的治疗失败和首次给药后 90 天内不良事件的综合变量。总共将招募 146 名可能接受伏立康唑治疗的侵袭性曲霉病风险患者,并进行 CYP2C19 基因分型。如果患者最终接受伏立康唑治疗,他们将被随机分配(1:1 实验/对照)。在实验组中,患者将根据药物遗传学算法接受剂量,包括 CYP2C19 基因型和临床及人口统计信息。在对照组中,患者将根据临床实践指南接受剂量。此外,将进行西班牙国家医疗保健系统 (NHS) 的成本效益评估。将对每个组进行直接成本计算。结论这项试验将提供有关在西班牙 NHS 中实施预防性伏立康唑基因分型策略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的信息。伦理与传播 该方案的西班牙语版本已通过拉巴斯大学医院伦理委员会和西班牙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的评估和批准。 试验结果
• DOVE 第 2 阶段试验是一项剂量探索研究,其提供的证据表明,IBX 剂量为 300mg PO BID 1 天,在治疗急性 VVC 患者方面与氟康唑具有相当的疗效,因为两个治疗组在第 10 天的临床治愈的主要结果相似。 • VANISH 303 和 306 第 3 阶段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IBX 在治疗急性 VVC 方面比安慰剂具有更好的疗效。几乎所有病例都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这些亚组中的疗效相似。 •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使用 ibrexafungerp 用于其他适应症(如预防复发性 VVC、侵袭性曲霉病和难治性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证据有限。针对这些其他适应症的其他正在进行和已完成的研究如下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