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民事登记系统已确认 2021 年 2 月 9 日至 2021 年 6 月 23 日期间在丹麦生活或移民到丹麦的所有个人。暴露、结果和协变量的信息来自丹麦国家登记处。分别使用泊松和 Cox 回归模型计算粗 VE 和调整 VE,以及针对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个体的 SARS-CoV-2 感染和 COVID-19 相关住院或死亡的 95% 置信区间 (CI)。VE 估计值根据日历时间作为基础时间并根据性别、年龄、合并症、原籍国和住院情况进行了调整。分析包括 5,542,079 人(占丹麦总人口的 97.6%)。共有 144,360 人接种了第一剂 ChAdOx1 疫苗,其中 136,551 人接种了第二剂 mRNA 疫苗。共纳入 1,691,464 人年和 83,034 例 SARS-CoV-2 感染病例。接种第一剂 ChAdOx1 疫苗的人的中位年龄为 45 岁。研究人群的特点是平均分布
研究背景 本研究之前的证据 我们在 PubMed 上搜索了有关 COVID-19 疫苗接种对死亡风险的“现实世界”有效性的研究,使用术语包括“COVID-19”、“疫苗有效性”、“死亡率”和“死亡”。 关于这个主题的相关已发表研究报告,疫苗有效性估计值对死亡风险的范围从 64.2% 到 98.7%,在接种疫苗后的不同时间内不等。 所有这些都是观察性研究,因此可能受到未测量的混杂因素造成的偏差。 我们发现没有研究使用不连续回归设计等准实验方法(不受未测量的混杂因素偏差的影响)来计算 COVID-19 疫苗接种对 COVID-19 死亡风险或住院或感染等其他结果的有效性。 本研究的附加价值 基于观察数据对疫苗有效性的估计可能会因未测量的混杂因素而产生偏差。本研究采用不连续回归设计来估计疫苗有效性,利用了英国的疫苗接种运动是按照年龄优先群体开展的这一事实。这使得能够计算出 COVID-19 疫苗对抗死亡风险有效性的无偏估计值。疫苗有效性估计值为 70.5%(95% CI 18.2 – 117.7),与之前公布的估计值相似,因此表明这些估计值没有受到未测量的混杂因素的显著影响,并证实了 COVID-19 疫苗对抗 COVID-19 死亡风险的有效性。所有现有证据的含义获得 COVID-19 疫苗有效性的无偏估计对于制定解除 COVID-19 相关措施的政策至关重要。不连续回归设计提供了信心,即现有的观察性研究估计值不太可能受到未测量的混杂因素的显著影响。
尽管世界各地采取了限制措施,但每天感染和死亡的 COVID-19 人数仍然很高,令人难以忍受。在西方国家,死亡人数最多的是老年人:根据意大利国立卫生研究院 (Istituto Superiore di Sanità, ISS) 2021 年 3 月 17 日更新的公报,在意大利,因疫情死亡的约 102,010 人中,62% 的人年龄超过 80 岁。因此,疫苗接种活动优先考虑这一年龄群体,意大利该年龄群体的免疫接种于 2021 年 2 月 8 日星期一开始,但由于最初专门为这一群体提供的两种获批 mRNA 疫苗(辉瑞/BNT Biotech 和 Moderna)供应出现各种延误,接种工作遇到了困难。意大利的抗 SARS-CoV-2/COVID-19 疫苗接种战略计划因此经过数次调整 (1)。注册试验建议,mRNA 疫苗应分两剂接种,间隔 3-4 周:辉瑞/BNT Biotech 和 Moderna 在临床试验中预防有症状的 COVID-19 的有效率(临床试验中评估的保护率)分别为 94.8% 和 94.1%(2、3)。然而,当排除第一剂后 14 天内(对疫苗抗原产生有效免疫反应所需的时间)感染的病例时,相同的试验研究显示仅第一剂就有良好的有效率:辉瑞/BNT Biotech 和 Moderna 分别为 92.6%(4)和 92.1%(3)。以色列最近的一项研究还估计,首剂疫苗在减少有症状的 COVID-19 病例方面的有效性(在现实世界中评估的保护作用,通常低于疗效)为 85%(95% CI 71–92)(5)。该数据是
所有药物都存在不良副作用或毒性的风险。据推测,所有毒性都是药理活性的结果,无论是夸大的一级药理作用(即对预期位置的预期靶标产生过度影响)、二级药理作用(即对非预期位置的预期靶标产生影响)还是三级药理作用(即对非预期靶标产生影响,也称为“脱靶”效应)。分子靶标和位置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但在每种情况下,药理作用都与药物对靶标的结合有关。作用的大小反映了靶标部位的药物浓度(“受体理论”和“靶标浓度策略”,参见 Rang 2006 和 Holford 1995)。虽然这些原理最初是针对小分子假设的,但它们也可以应用于大分子,并且原则上可以应用于新兴的治疗类别,如抗体-药物偶联物、核酸等。因此,通过量化剂量、暴露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所施用的剂量预测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