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自由主义诞生以来,其世界主义特征就一直备受争议。重商主义、殖民主义和市场关系的地位是这场争论的核心。虽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 18 世纪自由主义思想家中,亚当·斯密在道德和经济方面都是非常反殖民主义的,但他们并没有将他的品味理论作为他对重商主义和殖民计划的规范性批判和自由贸易论证的一部分。斯密的品味理论主要在《道德情操论》和《天文学史》中发展起来,强调了他尽管同情心有限,但仍重视与远方他人的联系。我认为,对斯密而言,审美判断是道德判断的动力,因为品味可以克服同情心的障碍。然而,在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中,品味具有双重性。坏品味会扩大同情心的鸿沟。我指出,将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中的品味框架应用于重商主义和殖民主义,可以发现用糟糕的审美判断(对秩序的热爱而非真正的美)来代替同情心,会使疏远的其他人变得客观,并阻止他们通过自由参与市场和富有同情心的互动来发展道德判断。
2 Public Space, but also cosmopolitanism communicated in the slogan “Leben in Wien, Arbeiten in Europa,” Bitcoin ATMs, streets named after women, and reflected in a closing image of the ASCR video featuring a “Willkommen in der Seestadt” in a variety of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Turkish, French, Russian, Arabic, Portuguese, Spanish.Knierbein等。(2014)批评这是“文化有偏见的品牌”,以期吸引“富裕的服务经济城市居民”。从这个意义上讲,“空间情报”也对应于公共空间成为新的“后福特城市经济领土资本积累”的新领域的方式。
微生物物种似乎具有世界性分布。对于真核微生物,在过去的约 150 年中,埃伦伯格、达尔文、谢维亚科夫、卡尔等人反复提出了这一观察结果。大约一个世纪前,贝耶林克对细菌也提出了类似的主张;他基于选择性培养基的使用,这种培养基使得从几乎任何地方分离不同功能类型的细菌成为可能。“万物无处不在——环境选择”(Baas Becking 1934)这句话更简洁地表达了这一思想。只要满足特定的栖息地要求,任何特定的微生物物种都会出现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微生物的分布并不取决于进化或生态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偶然事件(如动物和植物),而只取决于栖息地的特性(有关历史参考,请参阅 Finlay 2002)。当然,并非所有原生生物都是世界性的。一些物种(例如某些纤毛虫、有孔虫和甲藻)仅限于特定的气候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暖水物种似乎是泛热带的,而冷水物种似乎是双极的(例如 Dragesco 1968、Montresor 等人 2003)。虽然承认大多数原生生物具有世界性分布,但一些作者也认为某些物种,尤其是(陆地)有壳变形虫和纤毛虫,确实具有真正的生物地理学,即局限于某些大陆或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