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分化脂肪肉瘤 (DDLPS) 是一种恶性脂肪生成癌症,预后不良。DDLPS 肿瘤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较低,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从遗传学上讲,DDLPS 的特点是肿瘤突变负担低,染色体结构异常频繁,包括 12q13-15 染色体区域和 MDM2 基因的扩增,这是 DDLPS 的定义特征。MDM2 蛋白是一种 E3 泛素连接酶,靶向肿瘤抑制因子 p53 进行蛋白酶体降解。人类恶性肿瘤中的 MDM2 扩增或过度表达与细胞周期进展和预后较差有关。因此,MDM2 - p53 相互作用作为 DDLPS 和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靶点引起了人们的兴趣。MDM2 通过疏水蛋白相互作用与 p53 结合,这种相互作用很容易被合成类似物所利用。已经开发了多种药物,包括 Nutlins(如 RG7112)和小分子抑制剂(包括 SAR405838 和 HDM201)。临床前体外和动物模型已显示出抑制 MDM2 的良好效果,可导致 p53 强效再激活和癌细胞死亡。然而,多项早期临床试验未能证明抑制 MDM2 通路对 DDLPS 有益。耐药机制正在阐明,新型抑制剂和联合疗法目前正在研究中。本综述概述了针对 DDLPS 中 MDM2 的这些策略。
摘要目的:不可切除的去分化脂肪肉瘤 (DDLPS) 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差。由于治疗选择有限,发现的基因组改变很少。实验设计:确定了在莱文癌症研究所接受 DDLPS 治疗的患者。对诊断或复发/进展时收集的肿瘤组织进行下一代测序 (NGS)、免疫组织化学 (IHC) 和荧光原位杂交 (FISH) 检测。通过直系同源方法确认基因组改变并与临床结果相关联。单变量 Cox 回归用于识别与临床结果相关的基因组改变。结果:确定了 38 名具有足够组织进行基因组分析和临床数据的 DDLPS 患者。患者特征包括:诊断时的中位年龄(66 岁)、种族(84.2% 为白种人),整个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12.1 年,范围从大约 3.5 个月到 14.1 年。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基因,包括 MDM2(74%)CDK4(65%)和 CDKN2A(23%),与 WNT/Notch 通路标记物一起扩增:HMGA2、LGR5、MCL1 和 CALR(19%– 29%)。虽然发现了常见的基因突变,但 PDE4DIP 和 FOXO3 也分别在 47% 和 34% 的患者中发生突变,这两种情况以前均未见报道。FOXO3 与 MAML2(HR 0.30;p = 0.040)以及总体生存率 (OS) 改善相关。预示预后较差的突变包括 RECQL4(疾病特异性生存率 HR 4.67;p = 0.007)、MN1(OS HR = 3.38;p = 0.013)、NOTCH1(OS HR 2.28,p = 0.086)和 CNTRL(OS HR 2.42;p = 0.090)。结论:这是分析基因组畸变与 DDLPS 患者临床结果关系的最大回顾性报告之一。我们的结果表明,应探索针对异常的治疗方法,并确认
案例描述:本报告检查了使用抗PD-1抗体Nivolumab对63岁男性患有无可分割的后可分解后脑甲环甲基苯丙诺甲管DDLPS的抗PD-1抗体Nivolumab进行检查点抑制的顺序预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治疗是在第七次复发时开始的,这是由德国跨学科肉瘤组(GISG-15,NCT03590210)进行的Nitrasarc 2阶段多中心试验的一部分。患者表现出立即的肿瘤反应,并与轻微的手术结合使用,达到了R0切除状态,随后在过去52个月中不需要进一步治疗而保持了R0切除状态。相关分子分析显示,在治疗后肿瘤样品中,持续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和PD-1蛋白表达的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