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 CLOUD 合作项目揭示了一种新的大气气溶胶粒子来源,这可帮助科学家改进气候模型。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既有自然来源的,也有人类活动的。它们在地球的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会形成云层并影响云层的反射率和覆盖范围。大多数气溶胶是由大气中浓度极低的分子自发凝结而成的。然而,人们对造成气溶胶形成的蒸汽尚不十分了解,特别是在遥远的对流层上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 CLOUD(宇宙离体水滴)实验旨在研究受控实验室环境中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形成和增长。CLOUD 包括一个 26 立方米的超净室和一套先进的仪器,可持续分析其内容。该腔体包含一种在大气条件下精确选择的气体混合物,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质子同步加速器向其中发射带电介子束,以模拟银河宇宙射线的影响。CLOUD 发言人 Jasper Kirkby 说:“过去 20 年,人们在亚马逊雨林高空观测到大量气溶胶粒子,但它们的来源至今仍是个谜。我们最新的研究表明,其来源是雨林排放的异戊二烯,它通过深对流云上升到高海拔,在那里被氧化形成高度可凝性的蒸汽。异戊二烯是当今和前工业化大气中生物源粒子的巨大来源,而目前的大气化学和气候模型中却缺少这种物质。”异戊二烯是一种含有五个碳原子和八个氢原子的碳氢化合物。它是阔叶树和其他植被释放的,是释放到大气中的最丰富的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异戊二烯形成新颗粒的能力一直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CLOUD 的结果改变了这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