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dickkopf(DKK)家族包括四种主要的分泌蛋白质,DKK-1,DKK-2,DKK-3和DKK-4,以及DKK-3相关蛋白质潮湿(SGY-1或DKKL1)。这些糖蛋白在各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Wnt信号通路的调节。dkk-3是不同的,其在发育,干细胞分化和组织稳态中的多面作用。有趣的是,根据环境,DKK-3似乎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在癌症中具有复杂的作用,它是肿瘤抑制剂或癌基因。dkk-3是一个有前途的诊断和治疗靶标,可以通过表观遗传重新激活,基因治疗和DKK-3阻滞剂来调节。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优化基于DKK-3的疗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全面描述了DKK-3的已知功能,并强调了上下文在理解和利用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方面的重要性。
摘要:据报道,炎症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发展有关。最近的研究调查了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和脊柱关节炎 (SpA) 等慢性炎症性关节炎的骨代谢机制。动物和临床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与核因子 κ B 受体激活剂配体 (RANKL)、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 (ACPAs)、Wnt 信号和 Dickkopf 相关蛋白 1 (Dkk-1) 有关的破骨细胞生成相关途径有了更好的了解。炎症细胞因子与骨破坏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已被阐明,特别是在白细胞介素 17/23 (IL-17/23) 轴和 Janus 激酶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JAK-STAT) 信号中。此外,生物和靶向治疗的进展已对这些炎性关节炎类型的骨代谢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这篇叙述性综述中,我们讨论了最近关于 RA 和 SpA 对骨骼致病作用的研究结果。促炎细胞因子、自身抗体和多种信号通路在 RA 和 SpA 患者的骨破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回顾了 RA 和 SpA 的生物和靶向治疗中骨结构的潜在病理机制。讨论了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阿巴西普、利妥昔单抗、托珠单抗、Janus 激酶抑制剂和 IL-17/23 轴抑制剂的临床意义。由于这些新型疗法为 RA 和 SpA 患者的疾病改善和症状控制提供了新的选择,因此有必要提供进一步的严格证据,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临床参考。
他汀类药物治疗是治疗血脂异常的金标准。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为确定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药物治疗的新治疗目标提供了机会。本综述指出,他汀类药物存在以前未知的治疗靶点,例如 Krüppel 样因子 2 (KLF-2)、胱硫醚 γ 裂解酶 (CSE) 和调节 eNOS 活性和合成的 microRNA;调节炎症小体 NLRP3 活性的核 PXR 受体和 EB 转录因子;抑制 WNT 信号通路的 Dickkopf 相关蛋白 1 (DKK-1);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 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 (PPAR-γ) 可调节细胞周期,而 ERK5-Nrf2 通路可降低糖尿病血管病变期间 VSMC 中有害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 水平。重要的是,我们的综述包括许多有希望的发现,特别是与 miR-221、miR-222 和 miR-27b 对 eNOS 的结构、合成和活性的影响有关的发现,例如基于 microRNA 的疗法,这为未来的靶向疗法带来了希望。与众多证实他汀类药物多效作用的实验相比,关于依折麦布多效作用的证据仍然不足,其作用超出了其对肠道胆固醇吸收的基本抑制作用。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作用仅限于抑制巨噬细胞迁移、降低VCAM-1表达和降低活性氧水平。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确定新的药物治疗目标,并确保有效治疗血脂异常及其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需要彻底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动脉粥样硬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