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对大多数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IHL) 的指控进行详细评估,也无法确定特定事件的战争罪行。尽管如此,调查团发现俄罗斯军队在敌对行动中明显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如果他们尊重其在攻击中的区分、比例和预防措施方面的国际人道主义法义务,以及对医院等特别保护对象的义务,平民死亡或受伤的数量将大大减少。同样,受损或摧毁的房屋、医院、文化财产、学校、多层住宅楼、水站和电力系统也将大大减少。此外,俄罗斯军队在 2022 年 2 月 24 日之前和之后占领的乌克兰部分地区(包括通过其代理人,自称“共和国”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表现出的大部分行为都违反了军事占领的国际人道主义法。
• 在南部战线,战斗最激烈的地区是维利卡诺沃西尔卡地区。在东北部,尽管领土扩张很小,但从库皮扬斯克到巴赫穆特和顿涅茨克的战线仍然非常活跃。双方深度打击持续进行。特别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AFRF)于2010年9月9日夜间对基辅发动了大规模袭击,并摧毁了黑海的无人机和船只。
克里姆林宫仍然致力于在未来的任何和平谈判中实现全面入侵乌克兰的最初目标——即摧毁乌克兰国家、解散乌克兰现政府、使乌克兰非军事化、永久禁止乌克兰未来加入北约。俄罗斯总统助理、前安全委员会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 (Nikolai Patrushev) 在 1 月 14 日接受俄罗斯媒体《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拒绝了俄罗斯可能愿意在未来的谈判中将任何被占领土割让给乌克兰的说法,并表示这个想法“根本不值得讨论”。[1] 帕特鲁舍夫错误地声称,2022 年 9 月在被占领的乌克兰举行的虚假公投使俄罗斯对被占领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州的主权主张合法化,并暗示国际社会承认俄罗斯非法占领和吞并这四个州和被占领的克里米亚是未来和平协议不可谈判的条件。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罗斯联邦入侵乌克兰,让法律领域的许多人意识到,法治和法律框架在大国竞争、战略和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它在全球舞台上强调了混合性在重大冲突中的主要作用,以及法律如何既成为敌对行为者的目标,又成为敌对行为者的推动者。事实上,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为他的“特别行动”所作的辩护援引了多重法律依据,包括乌克兰违反《明斯克协议》的指控、侵犯人权、种族灭绝,以及保护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分离州的俄语族人口免遭纳粹化并维护其自决权的法律义务。[1] 虽然从未向任何人出示上述违法行为的证据
2021 年 10 月中旬,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开始报道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边境或附近以及乌克兰占领的克里米亚地区(俄罗斯声称于 2014 年吞并该地区)内大规模调动,但俄罗斯对此缺乏透明度。此次集结是在俄罗斯持续增加乌克兰边境永久军事部署之后进行的。1 自 2014 年以来,俄罗斯已组建了两个新的联合军 (CAA),一个在西部军区(第 20 CAA,总部位于沃罗涅日),另一个在南部军区(第 8 CAA,总部位于顿河畔罗斯托夫和新切尔卡斯克),与乌克兰接壤。俄罗斯成立这些 CAA 是为了监督、协调和管理运送到边境的部队的指挥和控制。据报道,第八民兵军还指挥乌克兰东部两个俄罗斯控制区(即所谓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简称 DNR/LNR)的分离主义部队。
俄罗斯的入侵是其对乌克兰东南部军事干预的大规模升级,该干预始于 2014 年,当时它非法吞并了克里米亚,并使用制服和非正规部队夺取了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周边地区的控制权。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乌克兰不能被视为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军事平衡强烈有利于俄罗斯。1 例如,据报道,在 2 月 24 日入侵开始时,乌克兰拥有 800 多辆主战坦克,俄罗斯拥有 2800 多辆主战坦克。1991 年 12 月脱离苏联独立后,乌克兰放弃了所有核武器。作为回报,乌克兰得到了中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和英国的安全保证。2 乌克兰从未入侵过俄罗斯或占领其领土。普京曾两次暗中威胁要对乌克兰及其盟友使用核武器,从而给世界带来难以想象的苦难。 3
邻国,特别是近邻,也受到了影响。最近,这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自 1991 年苏联解体以来,甚至更早,这个“斯拉夫兄弟会”一直很粗暴和不对称。16 然而,二十年来,相互的挫败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得到解决。17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 2014 年以来,事态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克里米亚半岛不仅被吞并和重新军事化,而且在国内分离主义起义的幌子下,克里姆林宫还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乌克兰东部战斗的节奏和强度,使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实际上成为俄罗斯控制的地区。尽管《明斯克协议》可以或多或少地控制 427 公里前线的暴力事件,18 但 2021 年,冲突再次升级。除了对乌克兰发起激进的言辞攻势 19 并将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塑造成莫斯科的傀儡之外,克里姆林宫还在乌克兰边境部署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引发了有关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谣言。 20 到年底,这些谣言变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
邻国,特别是近邻,也受到了影响。最近,这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自 1991 年苏联解体以来,甚至更早,这个“斯拉夫兄弟会”一直很粗暴和不对称。16 然而,二十年来,相互的挫败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得到解决。17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 2014 年以来,事态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克里米亚半岛不仅被吞并和重新军事化,而且在国内分离主义起义的幌子下,克里姆林宫还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乌克兰东部战斗的节奏和强度,使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实际上成为俄罗斯控制的地区。尽管《明斯克协议》可以或多或少地控制 427 公里前线的暴力事件,18 但 2021 年,冲突再次升级。除了对乌克兰发起激进的言辞攻势 19 并将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塑造成莫斯科的傀儡之外,克里姆林宫还在乌克兰边境部署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引发了有关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谣言。 20 到年底,这些谣言变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
2022 年,对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为了应对乌克兰危机,乌克兰、欧盟、英国和美国(以及瑞士、日本、挪威、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许多其他国家)对众多俄罗斯银行、其他公司、私人和整个俄罗斯经济部门实施了各种经济制裁,以及影响特定行业指定参与者(包括指定俄罗斯金融机构)特定类型交易的出口限制和“部门”制裁,以及禁止美国、英国和欧盟人员在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及所谓的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所谓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进行大多数商业活动的制裁。虽然制裁范围自 2014 年首次为应对克里米亚吞并而实施以来一直在扩大,但 2022 年 2 月、3 月和 4 月实施了迄今为止前所未有的极其严厉的措施。随着乌克兰冲突的发展,实施进一步的经济或贸易制裁的可能性仍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