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独家产品信息,尽享促销优惠!立即订阅,不容错过
* 限···时··优惠
将一项政策视为有害会导致对其道德谴责。然而,这种有害性可以通过建立在可用、可访问和相关的话语之上来构建和协商,从而导致不同的道德立场。本研究考察了个人在对一项有争议的政策——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当地称为“tokhang”)进行道德推理时如何构建和协商危害。我们进行了主题分析,关注话语,分析了对 12 名菲律宾年轻人的采访,以二元道德理论为起点,理解危害的构建。关于“tokhang”的推理表明,作为道德立场基础的故意行为者和脆弱受害者的不同构造。对禁毒战争的道德谴责强调了受害者的脆弱性以及政府和警察作为行为者的故意性。另一方面,该政策的道德辩护将禁毒战争受害者构建为行为者和有罪者,将警察构建为潜在的脆弱受害者,他们按照协议为自己辩护,而流氓行为者则独立于政策行事。当伤害的因果关系不明确时,立场模糊也是可能的。这些建构和协商建立在城市青年社会政治背景下更广泛的话语之上,个人背景和特征导致某些话语的可及性和相关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立场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