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CM是一种DNA修复蛋白,可以识别停滞的复制叉,并招募下游修复因子。fancm活性对于利用端粒(ALT)机制替代延长的癌细胞的存活也至关重要。FANCM通过其对分支DNA结构的强亲和力有效地识别基因组或端粒中停滞的复制叉。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证明了N末端易位酶结构域驱动了这种特定的分支DNA识别。易位酶内的HEL2I子域对于有效的底物参与至关重要,夫妻DNA与催化ATP依赖性分支迁移结合。去除HEL2I或该结构域中的关键DNA结合残基的突变减少了FANCM对连接DNA和废除分支迁移活性的亲和力。重要的是,这些突变的粉丝变体未能挽救细胞周期停滞,与端粒相关的复制应力或替代内源性粉丝的替代阳性癌细胞的致死性。我们的结果表明,HEL2I结构域是FANCM正确接合DNA底物的关键,因此通过限制ALT途径的过度激活,在其肿瘤抑制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字:fancm,易位酶,DNA结合,端粒的替代延长,携带杂合或纯合的粉丝突变的个体易于早期发作癌症,并且对化学疗法诱导的骨髓抑制(4-7)易感性(4-7)。这是因为FANCM是DNA修复的重要介体,这是抑制引起癌症的突变以及对化学疗法诱导的DNA损伤做出反应所需的细胞过程(8)。fancm缺乏细胞积累了停滞的复制叉,单链DNA间隙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它们在用DNA损伤剂处理后升高(9,10)。相反,FANCM缺乏对使用基于重组的端粒维持机制(称为端粒替代延长或ALT)的癌细胞有害。我们先前表明,Alt阳性癌细胞中的FANCM敲低既引起极高的复制应力,又引起了持续的重组中间体的诱导。
在修复链间交联 (ICL) 期间,会产生 DNA 双链断裂 (DSB)。范康尼贫血症 (FA) 核心复合物被募集到 ICL,通过同源重组 (HR) 促进该 DSB 的高精度修复。然而,FA 核心复合物是否也促进 ICL 独立 DSB(例如由电离辐射或核酸酶诱导的 DSB)的 HR 仍存在争议。在这里,我们在基于 CRISPR/Cas9 的筛选中将 FA 核心复合物成员 FANCL 和 Ube2T 鉴定为 HR 促进因子。使用同源细胞系模型,我们进一步证明了 FANCL 和 Ube2T 及其泛素化底物 FANCD2 的 HR 促进功能。我们表明 FANCL 和 Ube2T 以 FANCM 依赖的方式定位在 DSB 上,并且是 FANCD2 在 DSB 上积累所必需的。从机制上讲,我们证明 FANCL 泛素连接酶活性是 CtIP 在 DSB 上积累所必需的,从而促进末端切除和 Rad51 加载。总之,这些数据表明 FA 核心复合物和 FANCD2 在促进 ICL 和 DSB 修复方面具有双重基因组维护功能。
背景:超过 40% 的肺癌患者在 70 岁以上时才被确诊。然而,他们之间的基因组和临床特征仍然难以捉摸。在这里,我们进行了靶向捕获序列分析,以表征中国肺腺癌 (LUAD) 患者各年龄段的突变谱。患者和方法:2025 名 LUAD 患者分为三组:年轻(≤50 岁)(n=416,20.54%)、中年(51~69 岁)(n=1271,62.77%)和老年(≥70 岁)(n=338,16.69%)。使用 1,021 个基因组和 59 个基因组对组织样本进行测序。研究了 LUAD 患者的基因改变和肿瘤突变负荷 (TMB)。结果 :20个基因的突变频率在老年组中显著高于青年组,其中14个基因突变以前没有被报道过,包括涉及细胞周期/凋亡信号转导(FAT1、FAT2)、DNA损伤修复(FANCA和FANCM)、染色质组蛋白修饰(KDM6A)、RTK/RAS/PI3K信号转导(FLT4和MTOR)、NOTCH信号转导(NOTCH1、NOTCH2和NOTCH4)以及其他信号通路或细胞调控因子(KEAP1、ASXL1、EPHB1和ABCB1)。6个以前报道的突变基因(RBM10、KRAS、LRP1B、CDKN2A和KMT2C/D)在老年组中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青年组。在临床可操作的突变位点中,KRAS突变在老年组中更为常见; MET 14号外显子跳跃和MET扩增均与高龄呈显著正相关;ALK、ROS1、RET和ERBB2 20号外显子插入等融合在老年组中较少见。此外,老年组的TMB水平高于青年组。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青年和老年LUAD患者体细胞基因突变和TMB的差异,为今后针对老年患者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提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