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at 在民用地球观测卫星群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拥有悠久而丰富的科学和应用历史。自 1972 年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经过近 40 年的持续观测,Landsat 计划受益于富有洞察力的技术规范、强大的工程设计以及数据存档和传播所需的基础设施。最重要的是,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已被证明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并且在计划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基本保持稳定。有远见地获取和维护全球图像档案已被证明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为了解过去提供了一个窗口,并推动了全球土地覆盖和生态变化的监测和建模。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 Landsat 计划作为全球监测任务的演变,特别强调了最近向开放(免费)数据政策的变化。新的数据政策正在彻底改变 Landsat 数据的使用方式,推动创建强大的标准产品以及新的科学和应用方法。开放数据访问还促进了国际合作的加强,以满足 21 世纪的地球观测需求。版权所有 © 2012 由 Elsevier Inc. 出版。保留所有权利。
碳纳米管 (CNT) 具有一组独特的性能,例如高电流承载能力、高热导率、机械强度和极大的表面积,18 这些特性使其可用于众多应用。现在可以高效地生长高纯度的块状和表面单壁纳米管 (SWNT) 9 13,因此许多应用的生产限制似乎已经得到克服。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于纳米管森林的许多关键应用而言,现有的生长方法所生成的森林的面积密度和性能仍然低 1 2 个数量级。以用 CNT 取代集成电路中的铜互连线为例,这是半导体路线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4 16 只有当 CNT 互连线的电阻低于铜时,才会使用 CNT 互连线,而这需要 CNT 面积密度至少为 2 10 13 cm 2 才能降低由量子电阻引起的串联电阻。然而,迄今为止实现的 SWNT 最高密度仅为 7·10·11 cm2,7,17 21 低了 30 倍(图 1)。散热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虽然单个纳米管的导热系数可能与金刚石实心棒相当,3 但是,如果纳米管森林只填充了可用横截面积的 3%,实际导热系数就会低 30 倍,用处不大。22,23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我们需要完全茂密的森林。我们在此介绍了一种催化剂设计,用于生长超高密度纳米管森林,接近所需的 2·10·13 cm2 密度,甚至可以达到更高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