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电子学对许多任务关键型应用至关重要,例如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接口 [1]、太空探索电子设备 [2] 和高性能低温服务器 [3]。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TCAD) 为探索低温电子学的设计空间提供了一种非常经济有效的方法,而且最近在低温电子模拟的校准、建模和仿真方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4-7]。然而,低温从头算量子传输模拟对于研究 LG < 20 nm 的器件,特别是其亚阈值行为非常重要,但仍然很困难,尚未系统地研究。众所周知,MOSFET 的 SS 不遵循玻尔兹曼统计 [4-9]。为了了解其起源,需要一个强大的从头算传输模拟装置。据我们所知,文献中还没有关于低温传输的从头算模拟。目前仅开展了使用非平衡格林函数 (NEGF) 的研究 [10] 。本文成功利用从头算模拟研究了 LG = 10 nm 纳米线在低至 3 K 温度下的传输特性。研究了模拟技术,以实现更快、更稳健的模拟。然后研究了纳米线的低温泄漏特性。
这个博士学位项目是苏州(http://www.xjtlu.edu.cn)之间的一个合作研究项目(智能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博士学位的学生可以在三年内获得学生的令人满意的进度。该奖项涵盖了三年的学费(目前相当于每年80,000元人民币)。此外,在苏州学院进行主要研究期间,将由智能综合电路设计技术研究所以每月5000 RMB的标准津贴为每月5000 RMB提供每月的生活津贴。项目描述:
本文介绍了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 - 上海交通大学 (TAL-SJTU) 针对 WMT22 共享任务的低资源翻译系统。我们参与了英语⇔利沃尼亚语的一般翻译任务。我们的系统基于 M2M100 (Fan 等人,2021),并采用了使其适应目标语言对的新技术。(1) 跨模型词嵌入对齐:受跨语言词嵌入对齐的启发,我们成功地将预训练的词嵌入转移到 M2M100,使其能够支持利沃尼亚语。(2) 逐步适应策略:我们利用爱沙尼亚语和拉脱维亚语作为辅助语言进行多对多翻译训练,然后适应英语-利沃尼亚语。(3) 数据增强:为了扩大英语-利沃尼亚语的平行数据,我们以爱沙尼亚语和拉脱维亚语为枢轴语言构建了伪平行数据。(4) 微调:为了充分利用所有可用数据,我们使用验证集和在线反向翻译对模型进行微调,进一步提升性能。在模型评估方面: (1) 我们发现以前的研究(Rikters et al.,2022 )由于 Unicode 规范化不一致而低估了利沃尼亚语的翻译性能,这可能导致高达 14.9 BLEU 分数的差异。(2) 除了标准验证集外,我们还使用往返 BLEU 来评估模型,我们发现这更适合这项任务。最后,我们的无约束系统在英语与利沃尼亚语之间的互译中取得了 17.0 和 30.4 的 BLEU 分数。1
项目简介:甲真菌病治疗困难,是皮肤科的难点和热点之一。透皮渗透困难是限制甲真菌病局部药物治疗的重要瓶颈,往往导致选择生物利用度低、副作用大、易引起耐药性的全身给药方式。由于前期对甲真菌病局部用药的探索较高,证实了经甲沟局部给药是可行的。可溶性微针作为一种微创、无痛的方法,可以突破表皮屏障,使药物进入甲沟。为了达到局部治疗效果的最大化,仍需解决药物在甲沟内的滞留和缓释,以达到持续抗菌的目的。本项目将纳米凝胶缓控释技术与可溶性微针相结合,实现抗真菌药物经皮透皮给药和药物在指甲基质中的滞留控制释放的目的。具体而言,本项目将设计透明质酸微针与载特比萘芬的纳米凝胶组合,采用两步浇铸法制备透皮给药系统,通过体外药敏试验确定其抗菌活性,并将特比萘芬透明质酸微针施用至甲真菌病患者的甲部,验证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团队专注于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领域的前沿研究,包括但不限于量子光学-原子光学和量子计量学。已发展了原子和光的量子调控、量子关联干涉、量子增强传感和超越传统技术的精密测量等多个研究方向。该团队正在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组建。目前,团队由 5 名教授、3 名副教授、2 名助理教授和 4 名博士后组成,其中包括 1 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此外,还获得过饶玉泰物理学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针对问题:传统氧化反应采用高锰酸钾、硝酸等强氧化剂,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和副产物,且难以回收再利用。研究内容及优势:开发了一系列光促进绿色氧化反应体系,实现了喹啉和植物调节剂的温和氧化技术,解决了传统强酸氧化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该体系可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项目联系人:段新华教授(+86 1589177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