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章节 用 KCl–K 2 SiF 6 熔体电化学合成纳米硅,用于高功率锂离子电池 Timofey Gevel 1,2、Sergey Zhuk 1,2、Natalia Leonova 1、Anastasia Leonova 1、Alexey Trofimov 1,2、Andrey Suzdaltsev 1,2* 和 Yuriy Zaikov 1,2 1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电化学器件与材料科学实验室 2 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高温电化学研究所 *通讯作者:Andrey Suzdaltsev,乌拉尔联邦大学电化学器件与材料科学实验室,Mira St. 28, 620002 叶卡捷琳堡,俄罗斯 2022 年 4 月 12 日出版 本书章节是 Andrey Suzdaltsev 等人发表的文章的转载al. 于 2021 年 11 月在 Applied Sciences 上发表。 (Gevel, T.;Zhuk, S.;Leonova, N.;Leonova, A.;Trofimov, A.;Suzdaltsev, A.;Zaikov, Y. 通过 KCl-K 2 SiF 6 熔体电化学合成纳米硅,用于强效锂离子电池。应用科学。2021,11,10927。https://doi.org/10.3390/app112210927) 如何引用本章:Timofey Gevel、Sergey Zhuk、Natalia Leonova、Anastasia Leonova、Alexey Trofimov、Andrey Suzdaltsev、Yuriy Zaikov。通过 KCl-K 2 SiF 6 熔体电化学合成纳米硅,用于强效锂离子电池。收录于:应用科学主要档案。印度海得拉巴:Vide Leaf。2022 年。© 作者 2022 年。本文根据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条款分发(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该许可条款允许
摘要:目前硅及硅基复合材料在微电子及太阳能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锂离子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大,对硅的纳米纤维及各种颗粒形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了低氟KCl–K 2 SiF 6 和KCl–K 2 SiF 6 –SiO 2 熔体电解生产纳米硅,在恒电位电解条件下(阴极过电压分别为0.1、0.15、0.25 V vs.准参比电极电位),研究了SiO 2 添加对电解硅沉积物形貌和成分的影响。将所得硅沉积物从电解液残渣中分离出来,经扫描电镜和光谱分析,制备锂离子电池复合Si/C负极,采用恒电流循环法测量所制备负极半电池的能量特性。循环表明,基于由 KCl–K 2 SiF 6 –SiO 2 熔体合成的硅的 Si/C 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容量保持率和更高的库仑效率。在 200 mA · g − 1 下进行 15 次循环后,在 0.15 V 过电压下获得的材料显示容量为 850 mAh · g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