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块状皮肤病病毒(LSDV)在牛中引起经济上重要的疾病。成功控制的唯一方法是早期诊断和有效的疫苗接种。据报道,已经有疫苗接种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例如注射部位的局部炎症以及某些疫苗接种动物中局部或普遍的皮肤病变的局部疫苗。这项工作的目的是比较两种块状皮肤疾病(LSD)疫苗菌株,肯尼亚(KN)绵羊和山羊痘(KSGP O-240)和LSDV Neethling(NT)菌株的安全性,并确定在catter中观察到的后疫苗接种反应的病因(PV)反应。在与NT-和KSGP O-240的基于NT和KSGP O-240的疫苗受控条件下接种实验牛,使用两种不同的剂量观察到动物3个月的任何不良反应。在45个用LSDV NT菌株疫苗(6.7%)和24个用kN菌株疫苗(12.5%)疫苗的牛疫苗接种的牛中,有三只牛(12.5%)出现了LSD样皮肤结节,提供了证据表明,病后病变可能不依赖于菌株。病变出现在疫苗接种后1-3周,并位于颈部或覆盖整个身体。3周后恢复的动物。疫苗剂量与疫苗接种动物的皮肤病变的出现之间存在正相关。在105剂量时,有12%的动物在104剂量时反应为3.7%。通过中和抗体血清转化测量保护时,两种菌株都诱导了固体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