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高质量可充电电池技术(镍 - 卡德蒙或镍金属氢化物)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许多优势。它们具有当今任何电池技术的最高能源密度之一(100-265 WH/kg或250-670 WH/L)。此外,锂离子电池电池可输送高达3.6伏,比Ni-CD或Ni-MH等技术高3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为高功率应用提供大量电流,其中具有锂离子电池的维护相对较低,并且不需要定期的循环以保持电池寿命。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这是一个有害的过程,反复的部分放电/充电周期会导致电池“记住”较低的容量。这是比Ni-CD和Ni-MH的优势,它显示了此效果。li-ion电池的自我放电率低约为每月1.5-2%。它们不含有毒的镉,这使其比Ni-CD电池更容易处置。
摘要:微流体混合器,一种微流体技术的关键应用,主要用于微观设备中各种样品的快速合并。鉴于其设计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设计师所需的大量专业知识,微流体混合器设计的智能自动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讨论了一种将人工神经网络(ANN)与增强学习技术整合起来的方法,以使微流体混合器的尺寸参数设计自动化。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典型的微流体混合器结构进行测试和训练的两个神经网络模型,包括高度精确且具有成本效益,作为传统,耗时的有限元模拟的替代方法,使用了多达10,000组COMSOL模拟数据。通过定义加强学习剂的有效状态评估函数,我们利用训练有素的代理成功验证了这些混合器结构的尺寸参数的自动设计。测试表明,仅在0.129 s中可以自动优化第一个混合器模型,而第二个混合器模型可以自动优化,而第二个混合器模型可以显着减少与手动设计相比的时间。模拟结果验证了在微流体混合器的自动设计中增强学习技术的潜力,并在该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电池电池组装的第一步是悬浮液的沉积,该悬浮液中包含活性材料,将材料和聚合物粘合剂在溶剂上引导到铜线或铝制纤维(浆料制备和涂层)上。这是电极的干燥,日历和尺寸。要提供理想的电化学性能,需要密切控制电池电极的多步制造过程。浆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悬浮系统,其中包含高度粘性介质中不同化学物质,尺寸和形状的大量固体颗粒。彻底混合浆料对于同质性至关重要。浆液的流变特性会影响重要属性:浆液稳定性,易于混合和涂料性能,这会影响完成的电极。组成和应用处理条件可能会影响所得悬浮液的流变。密度和粘度量化了流量的性能,并表征样品内的结构程度以及固体或液体样行为主导的程度。在电极制造过程中,进程成分的粘度尤其重要,并且在电池制造过程(例如涂层)中起关键作用。聚合物粘合剂溶液的粘度会影响涂料性能。它影响了粉末分散在其中的便捷性,混合所需的功率和均匀涂层的施用速度。多孔电极理论(PET)提出了通过实验验证的阳性电极密度与锂离子电池细胞整体性能的相关性。高正电极密度的细胞在低电流速率下显示出略高的放电能力,但在高电流速率下,低正极密度的细胞显示出更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