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神经毒性循环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cVDPV) 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出现并在全球蔓延,对根除所有形式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目标构成了重大挑战。大约 90% 的 cVDPV 疫情是由 2 型萨宾疫苗毒株引起的,该疫苗是一种口服减毒活疫苗;cVDPV 疫情通常发生在免疫覆盖率持续较低的地区 ( 1 )。2017-2019 年期间,一种新型 2 型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 (nOPV2) 已开发并通过 I 期和 II 期临床试验进行评估,该疫苗是通过对 2 型萨宾疫苗病毒基因组进行基因改造而产生的。事实证明,nOPV2 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具有非劣效的免疫原性,并且与 Sabin 单价 2 型相比具有优异的遗传稳定性(以主要减毒位点 [5' 非编码区中的结构域 V] 的保留和转基因小鼠粪便脱落疫苗病毒的神经毒力显着降低来衡量)(3-5)。这些发现表明,nOPV2 可能是降低产生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VDPV) 风险和疫苗相关麻痹性脊髓灰质炎脊髓炎病例风险的重要工具。基于良好的临床前和临床数据,以及正在发生的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地方性传播和 cVDPV 2 型疫情所引发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于 2020 年 11 月批准根据紧急使用清单 (EUL) 途径使用 nOPV2,并允许其在 2021 年 3 月首次用于应对疫情(6)。根据 EUL 流程的要求,除其他 EUL 义务外,还制定并部署了一项广泛的计划,用于获取和监测在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 监测、环境监测、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和针对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即可能与疫苗产品有因果关系的预定事件)的针对性监测、疫情应对期间以及通过计划的实地研究检测到的 nOPV2 分离株。在该监测框架下,全球脊髓灰质炎联盟 nOPV 工作组的基因表征小组审查了从 nOPV2 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测序生成的数据,以及来自 AFP 和环境监测系统的分离株的其他病毒学数据
自上一份全球脊髓灰质炎监测行动计划(GPSAP)(2018-2020 年)以来,现场和实验室监测面临着新的挑战。2019 年末出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SARS-CoV-2)以及随后爆发的 COVID-19 全球大流行,导致许多国家暂停了脊髓灰质炎监测活动。虽然监测绩效在大流行的头几个月有所下降,但 2020 年检测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反映出因暂停疫情应对活动而导致的广泛挫折。然而,在 COVID-19 之前,许多国家在国家以下各级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在一些国家,监测绩效不佳的情况更多地局限于难以到达的地区和无法获得正规卫生部门服务的高危人群。除了这些挑战之外,一些国家还面临着人力和财力资源有限的问题,这是由于他们将脊髓灰质炎监测资产转移到其他公共卫生优先事项(包括新冠肺炎)上,或当前的财政环境导致 GPEI 对各国的支持减少。
这种疫苗通常不给成年人接种。只有可能接触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成年人才需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这些成年人包括:• 前往脊髓灰质炎流行国家的人员 • 处理可能含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样本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 照顾可能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患者的医护人员
这封信旨在确认上述受训人员已于此日期在 Carilion 旅行诊所就诊,以备其轮换至所列国家/地区。他/她已接种适当的疫苗并收到以下旅行建议:
1 PATH,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2 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3 巴拿马巴拿马城“Dr José Renán Esquivel”儿童医院传染病科;4 巴拿马塞纳西特国家调查系统;5 Cevaxin,巴拿马巴拿马城;6 VaxTrials,巴拿马巴拿马城;7 新兴国家抗击传染病组织,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8 切罗基国家保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病毒性疾病司的承包机构,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9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病毒性疾病司,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10 PT Bio Farma,印度尼西亚万隆;11 巴西里约热内卢全球传染病研究中心;12 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
就整个战略期间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预计需求而言,安·奥托森和伊恩·刘易斯介绍了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并强调要确保获得正确的疫苗以实现全球根除,需要与制造商和监管机构密切合作。奥托森女士指出,2023 年及以后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计划已原则上获得批准。假设有资金可用于实施 GPEI 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计划;中国、印度和其他使用国内或双边资金的国家将继续这样做,而 85 个国家继续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常规计划采购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为实现根除,GPEI 初步预测到停止时每年需要 6 亿至 7 亿剂疫苗,以确保不间断供应预防性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和缓冲库存,以满足短期疫苗需求激增。
免疫检查点分子又称共信号分子,是细胞表面的关键分子,通过促进(共刺激分子)或抑制(共抑制分子)信号来控制免疫细胞反应。这些分子已被研究多年。免疫检查点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为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近来,人们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PVR)样蛋白共信号网络,该网络涉及多个免疫检查点受体,即DNAM-1(DNAX辅助分子-1,CD226)、TIGIT(T细胞免疫球蛋白(Ig)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CD96(T细胞活化、增加晚期表达(TACLILE))和CD112R(PVRIG),它们与其配体CD155(PVR/Necl-5)、CD112(PVRL2/nectin-2)、CD111(PVRL1/nectin-1)、CD113(PVRL3/nectin-3)和Nectin4相互作用。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除和杀死体内外来病原体和异常细胞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一新型共信号网络轴在与配体结合后共刺激和共同抑制NK细胞和T细胞活化以清除癌细胞,这一活性可能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有效靶点。本文综述了这一新型共信号网络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概述了该共信号网络的结构,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所涉及的信号级联和机制,以及该新型共信号网络如何共刺激和共同抑制NK细胞和T细胞活化以进行癌症免疫治疗。此外,本综述全面总结了这一新网络在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本综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免疫治疗策略。
d-antigen ELISA是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体外效力测定标准,但是不标准化的“家用酿造” ELISA分析的常见用途可能会增加这些分析的不必要的可变性。该行业正在朝着改进的试剂进行改进的杀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表征,尤其是鉴于灭活的萨宾菌株的使用增加了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或SIPV)以提高制造业安全性。重要的是,VaxArray脊髓灰质炎测定法使用了当前正在考虑的人类单克隆抗体与代表SIPV疫苗1,2的通用试剂。Vaxarray脊髓灰质炎测定也可以用于传统的IPV疫苗,并用于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的快速抗原跟踪。
3. 背景和理由:自 2016 年 4 月/5 月全球停止常规使用 OPV2 以来,对 2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力正在下降。自停止使用以来,由于 OPV2 相关病毒的持续传播、疑似未经授权使用三价 OPV (tOPV) 以及使用 2 型单价 OPV (mOPV2) 应对疫情,出现了新的 VDPV2,并引发了事件/疫情。免疫缺陷、长期 VDPV 排泄者 (iVDPV) 或实验室释放的 VDPV2 (cVDPV2) 也可能造成 VDPV2 持续传播的风险。2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需要紧急使用 mOPV2 来阻断传播。然而,使用 mOPV2 进行应对可能会引发后续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VDPV) 疫情,据估计,由于 OPV2 未接种儿童的积累,疫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根据模型估计,即使在应对区内活动覆盖率相对较高,但与 OPV2 未接种人群相关的应对区外地区(通过地理位置接近和/或人口流动)也可能面临新的 VDPV 传播风险(尤其是在停止接种后 18 个月以上)。虽然引发新的 VDPV2 疫情的总体风险可能很低且难以具体量化,但如果确实发生此类事件,根除进程将受到阻碍。不受控制的 cVDPV2 疫情的潜在后果包括需要在常规免疫中重新启动 OPV2。为了将这种风险降至最低,一种新的疫苗 nOPV2 将于 2020 年根据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 (EUL) 推出。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nOPV2 提供的保护水平与 mOPV2 相似,但引发新疫情的风险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