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对对RPPA方法有用的信号分子进行了大约500种不同的单特异性抗体的验证。使用培养细胞或肿瘤组织的蛋白质提取物评估这些抗体的特异性,定量和灵敏度(动态范围)。这些抗体特异性识别作用在多种信号通路上的蛋白质,包括受体酪氨酸激酶,PI3K -AKT和MAPK CASCADES,LKB1 -AMPK和TGFβ级联反应,以及DNA修复,细胞周期和凋亡/自噬调节器。我们目前正在验证一组抗体,以监测对癌症发展和癌症治疗的免疫反应。我们会定期更新抗体清单,并将其公开发布到我们的网站上,以介绍世界各地的蛋白质组学社区。该列表可以在我们的RPPA网站上找到“资源和协议”。
尽管针对致癌驱动因素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法取得了成功,但肺癌仍然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代谢酶为治疗提供了额外的靶点,但肺腺癌的精确代谢蛋白质组尚不清楚,阻碍了其临床转化。在此,我们使用反相蛋白阵列量化 128 个肿瘤和配对的肺腺癌非肿瘤邻近组织中糖酵解酶、丙酮酸氧化、脂肪酸代谢、氧化磷酸化、抗氧化反应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变化,以分析代谢蛋白质组。脂肪酸氧化、氧化磷酸化和抗氧化反应的线粒体蛋白的稳态水平是肺腺癌患者生存和/或疾病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接下来,我们讨论了 ATPase 抑制因子 1(氧化磷酸化的生理抑制剂,是疾病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的过度表达预防转移性疾病的机制。我们强调,IF1 过度表达会促进肺腺癌细胞更脆弱、侵袭性更低的表型。最后,作为概念验证,我们在患有肺腺癌的小鼠中研究了针对脂肪酸同化或氧化与氧化磷酸化抑制剂联合治疗的治疗潜力。结果表明,与顺铂治疗相比,这种治疗方法显著延长了小鼠的寿命,并为小鼠提供了更好的福利,支持将线粒体活动作为肺腺癌患者治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