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表面积和孔隙率的碳质材料。它来源于碳含量较高的富碳有机前体,例如煤、聚合物或生物质,在高温下对这些材料进行物理或化学活化以增加碳含量[1]。换句话说,活性炭是通过热分解碳含量较高的富碳有机材料获得的。文献中明确定义活性炭是通过富碳有机材料的物理或化学活化获得的[2]。简而言之,物理活化可以通过单阶段[3]或两阶段[4]过程进行。在常用的两阶段过程中,富碳材料的碳化是在惰性气氛中的反应器中实现的,然后使用CO 2 、蒸汽、空气或它们的混合物进行活化以增加表面积和孔隙率[5]。化学活化工艺是一个单阶段工艺,其中将碳质材料与活化剂(例如氢氧化钾、磷酸和氯化锌)混合,然后在惰性气氛下施加高温获得活性炭 [1]。其目的是通过使用任一活化工艺来合成高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活性炭材料。
1,华沙理工大学机电学院的计量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西南。 mateusz.kicinski@gmail.com(M.K。); maljakub@mchtr.pw.edu.pl(M.J.)2固态离子分部,华沙理工大学物理学院,波兰00-662,波兰00-662的科斯基科街75号; przemyslaw.michalski@pw.edu.pl 3华沙技术大学高级材料与技术中心(CEZAMAT),波兰华沙02-822; K.Pavlov@cezamat.eu 4应用科学技术系mauro.gicarelli@polito.it 5国家材料科学与技术联盟(Instm),通过G. Giusti 9,50121意大利佛罗伦萨; mattia.bartoli@polito.it 6意大利理工学院,通过Livorno 60,10129意大利都灵 * Corpsondence:Sandra.kuc@pw.edu.pl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在回收的聚乙烯(R-PE)中添加木材作为填充剂的影响,鉴于其在3D打印中的潜在应用。通过熔体混合制备的复合材料以在化合物,动态旋转流变学和红外光谱期间进行的扭矩测量来表征。数据表明,木材的引入会导致粘度增加,并在化合物期间粘稠。R-PE在高达180℃的温度下似乎是稳定的,而在较高温度下,材料显示出一种流变响应,其特征是延时粘弹性模量,这表明由交联反应控制的热降解。化合物(木材在wt中最多可加载50%)还显示了最高180°C的温度下的热稳定性。R-PE基质的粘弹性行为和红外光谱表明,由于该过程,大分子结构中存在分支。尽管添加木材颗粒会确定粘弹性模量增加,但即使对于最高的木材浓度,也没有显示出固体样的粘弹性反应。这种行为由于兼容性差和两阶段之间的界面粘附较弱,但是鉴于常见的加工技术是挤出或注射成型,这是有希望的。
1. 引言 ................................................................................................ 8 1.1 引文 ................................................................................................ 8 1.2 生效日期 .............................................................................................. 8 1.3 监管框架 .............................................................................................. 8 1.4 范围 ................................................................................................ 9 1.5 相关法规 ............................................................................................. 10 1.6 费用及收费 ...................................................................................... 10 1.7 信息的提供 ............................................................................................. 11 1.8 实施责任 ............................................................................................. 11 1.9 参考文献 ............................................................................................. 11
利用废弃混凝土建筑作为骨料生产新型再生混凝土是建筑材料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 (Pepe et al. 2016; Pandurangan et al. 2016; Shahidan et al. 2013; Md Nor et al. 2011; Kudus et al. 2012; Shahidan et al. 2011; Shahidan et al. 2017)。根据 Silva et. al. (2018) 的说法,2008 年欧洲立法中的 2008/98/EC 指令旨在到 2020 年,所有无害和非天然建筑和拆除废物 (CDW) 中至少 70% 的重量应被再利用和回收 (Silva, de Brito & Dhir, 2018)。而在香港,每天产生 37,000 吨 CDW,因此政府采取了一项政策来支持任何促进使用再生骨料的创新项目(Poon 等人,2004 年)。人们对再生骨料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现有标准和规范有限等原因,从业者仍然不确定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Silva、de Brito 和 Dhir,2018 年;Tam、Soomro 和 Evangelista,2018 年)。
摘要:为研究再生塑料颗粒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掺量为0、3%、5%和7%(以重量计)的再生塑性混凝土,测定了其抗压强度、劈拉强度以及养护过程中吸水引起的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加入再生塑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其中,再生塑料掺量为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最好。随着再生塑料掺量的增加,早期强度的发展速度变慢。硅烷偶联剂对再生塑性混凝土强度有积极作用,混凝土在早期吸水饱和阶段已基本完成,硅烷偶联剂的掺入使得混凝土的孔隙率降低,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变差。通过总结再生塑性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可以发现,再生塑料的掺入对于混凝土材料改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控制再生塑料掺量的情况下,掺再生塑料骨料混凝土强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中国 * 电子邮件:suzhixj@sina.com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8日 / 接受日期:2020年1月9日 / 发表日期:2020年5月10日 电极废弃物 LiNi 0.5 Co 0.2 Mn 0.3 O 2 回收的关键是有效地将正极材料与金属Al箔分离,以提高回收率。本文描述的方法利用有机溶剂与聚偏氟乙烯 (PVDF) 的相容性、超声波引起的空化和对流效应以及 PVDF 的分解温度。探索了超声处理持续时间、有机溶剂类型、有机溶剂与正极材料的比例、搅拌温度、搅拌时间、超声处理和搅拌顺序以及煅烧温度,以确定最佳条件。由此确定最佳剥离效率约为 93 %。将经有机溶剂预处理后的正极材料进行煅烧,通过 600 ℃煅烧有效去除 PVDF 粘结剂,在 800 ℃煅烧可得到具有合适层状结构和最好电化学性能的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 164.2 mAh g -1 。经过 50 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 132.4 mAh g -1,容量保持率为 80.6 %。关键词:LiNi 0.5 Co 0.2 Mn 0.3 ;回收利用;溶剂溶解法;电极废料;超声波 1. 引言
从制造坚固的再生塑料到用它们制造传统上由木材制成的物品,需要一种创新的“展示而非讲述”策略。几个世纪以来,树木木材一直是建筑的首选耐用、灵活且价格实惠的原材料。但木材也有缺点;它需要防虫、防其他动物和防风雨,而且它通常用有毒的防腐剂处理,这些防腐剂会渗入土壤、水和地下水,对人、动物和环境构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