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4 2 特性 5 3 开发环境 8 3.1 系统环境 8 3.2 开发选项 8 3.2.1 CMSIS 包 8 3.2.3 MM IoT SDK 8 3.2.4 PlatformIO + MM IoT SDK 9 4 入门 10 4.1 默认跳线配置 11 4.2 AP 设备设置 12 4.2.1 更改信道、带宽、DTIM 周期 16 4.3 软件示例 17 4.4 查看 MM6108-EKH05 演示 HTTP 服务器 18 5 软件开发 21 5.1 安装 CMSIS 包 21 5.2 构建和运行示例应用程序 24 5.2.1 UART 输出 30 5.3 更改示例应用程序 31 5.4 更改示例配置 33 5.5 在 SPI 和 SDIO 之间切换 34 5.6 更改网络堆栈38 6 硬件布局和配置 40 6.1 电源选择 40 6.2 使用外部调试器/编程器 41 6.3 更改 VFEM 电压 42 6.4 在 SDIO 和 SPI 之间切换 43 6.5 在 SMA 和 U.FL 连接器之间切换 44 6.6 断开传感器 45 7 功耗测量 46 7.1 功耗测量点 46 7.1.1 总体结构 46 7.1.2 HaLow 和 VFEM 47 7.1.3 整个系统功耗 48 7.2 功耗测量程序 49
1 简介 4 2 特性 5 3 开发环境 9 3.1 系统环境 9 3.2 开发选项 9 3.2.1 CMSIS 包 9 3.2.2 MM IoT SDK 10 3.2.3 PlatformIO + MM IoT SDK 10 4 入门 11 4.1 默认跳线配置 12 4.2 AP 设备设置 13 4.2.1 更改信道、带宽、DTIM 周期 17 4.3 软件示例 18 4.4 查看 MM6108-EKH05 演示 HTTP 服务器 19 5 软件开发 22 5.1 安装 CMSIS 包 22 5.2 构建和运行示例应用程序 25 5.2.1 UART 输出 31 5.2.1.1 Windows 31 5.2.1.2 Linux 32 5.2.1.3 Mac OS 32 5.3 更改示例应用程序33 5.4 更改示例配置 35 5.5 在 SPI 和 SDIO 之间切换 36 5.6 更改网络堆栈 43 5.7 更新 BLUENRG-M2SP 模块固件 45 6 硬件布局和配置 48 6.1 电源选择 48 6.2 使用外部调试器/编程器 49 6.3 更改 VFEM 电压 50 6.4 在 SDIO 和 SPI 之间切换 51 6.5 在 SMA 和 U.FL 连接器之间切换 52 6.6 断开传感器 53 7 功耗测量 54 7.1 功耗测量点 54
1 简介 4 2 特性 5 3 开发环境 8 3.1 系统环境 8 3.2 开发选项 8 3.2.1 CMSIS 包 8 3.2.3 MM IoT SDK 8 3.2.4 PlatformIO + MM IoT SDK 9 4 入门 10 4.1 默认跳线配置 11 4.2 AP 设备设置 12 4.2.1 更改信道、带宽、DTIM 周期 16 4.3 软件示例 17 4.4 查看 MM6108-EKH05 演示 HTTP 服务器 18 5 软件开发 21 5.1 安装 CMSIS 包 21 5.2 构建和运行示例应用程序 24 5.2.1 UART 输出 30 5.3 更改示例应用程序 31 5.4 更改示例配置 33 5.5 在 SPI 和 SDIO 之间切换 34 5.6 更改网络堆栈38 6 硬件布局和配置 40 6.1 电源选择 40 6.2 使用外部调试器/编程器 41 6.3 更改 VFEM 电压 42 6.4 在 SDIO 和 SPI 之间切换 43 6.5 在 SMA 和 U.FL 连接器之间切换 44 6.6 断开传感器 45 7 功耗测量 46 7.1 功耗测量点 46 7.1.1 总体结构 46 7.1.2 HaLow 和 VFEM 47 7.1.3 整个系统功耗 48 7.2 功耗测量程序 49
Ai-WB2-12F-Kit 是专为 Ai-WB2-12F 模块设计的开发板。Ai-WB2-12F 是深圳市爱信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 Wi-Fi & Bluetooth 模块。该模块搭载 BL602 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支持 Wi-Fi 802.11b/g/n 协议和 BLE 5.0 协议。BL602 芯片内置低功耗 32 位 RISC CPU、276KB RAM 和丰富的外设接口,包括 SDIO、SPI、UART、VDC、IR remote、PWM、ADC、DAC、PIR 和 GPIO。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 (IoT)、移动设备、可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
LPC55S6X是用于嵌入式应用的基于ARM Cortex-M33的微控制器。这些设备包括ARM Cortex-M33协处理器,Casper Crypto/FFT引擎,用于DSP功能的PowerQuad硬件加速器,多达320 kb的芯片SRAM,最高为640 kb的片上,片上闪光灯,供Fly-Fly-Spertive/necepeed/dece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speed- SD/MMC/SDIO interface, five general-purpose timers, one SCTimer/PWM, one RTC/alarm timer, one 24-bit Multi-Rate Timer (MRT), a Windowed Watchdog Timer (WWDT), nine flexible serial communication peripherals (which can be configured as a USART, SPI, high speed SPI, I 2 C, or I 2 S interface), Programmable Logic单位(PLU),一个16位1.0 msamples/sec ADC,能够同时转换。
AK3918AV100 专为物联网摄像头 (IoT Camera) 应用而设计,是成本敏感型电子监控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凭借智能 NPU (神经网络处理单元)、优化的图像信号处理算法和硬件 H.265/H.264 编码器,AK3918AV100 提供了增强的物体检测/跟踪和人脸检测/识别能力,以最低功耗提供高质量图片和低比特率视频编码。它还支持安全启动,以实现更好的安全级别。一组外围接口,如 UART、SPI、MMC/SD/SDIO、以太网 MAC 和 USB2.0,使 AK3918AV100 具有高可扩展性和高灵活性。同时,集成的快速以太网 PHY 收发器可以降低最终产品的物料清单 (BOM) 成本。产品开发套件包括用于物联网摄像头应用的硬件开发套件 (HDK)、软件开发套件 (SDK) 和工具,可供客户以最便捷的方式进行开发。
240 MHz 双核 Tensilica LX6 微控制器,具有 600 DMIPS 集成 520 KB SRAM 集成 802.11b/g/n HT40 Wi-Fi 收发器、基带、堆栈和 LWIP 集成双模蓝牙(经典和 BLE) 4 MByte 闪存 板载 PCB 天线 超低噪声模拟放大器 霍尔传感器 10x 电容式触摸接口 32 kHz 晶体振荡器 3 x UART(Feather Arduino IDE 支持中仅默认配置两个,一个 UART 用于引导加载/调试) 3 x SPI(Feather Arduino IDE 支持中仅默认配置一个) 2 x I2C(Feather Arduino IDE 支持中仅默认配置一个) 12 x ADC 输入通道 2 x I2S 音频 2 x DAC 每个 GPIO 引脚上可用的 PWM/定时器输入/输出 带有 32 kB TRAX 缓冲区的 OpenOCD 调试接口 SDIO主/辅 50 MHz SD 卡接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