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伊超级喷气 100 (SSJ) 飞机可搭载 98 名乘客飞行 3000 多公里(基本型)或 4500 多公里(经过改装可飞行更远距离)。 在广泛的跨国合作(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等)的基础上生产。战略合作伙伴 – 阿莱尼亚航空公司(意大利) 独特的支线飞机系列,提供可与运输飞机相媲美的舒适度。 SSJ 系列飞机符合俄罗斯和全球民航飞机市场的现代和未来要求。 已提交 170 份订单,其中硬合同 107 份 SSJ NG 的开发正在进行中(130 个座位) 项目总投资为 347 亿卢布,其中联邦预算为 156 亿卢布 飞行次数为 1093 次(2594 小时),其中 772 次获得认证
过去十年,近海和广阔区域所购现代战斗机的数量显著增加。其中最重要的采购是俄罗斯制造的苏霍伊“侧卫”战斗机的改进型。根据现有订单,目前的预测表明,到 2015 年,中国和印度可能将部署超过 400 架此类飞机。战斗机能力的增长与 SA-10 和 SA-15 等高性能地对空导弹的部署同步。未来十年内,性能更强大的 SA-12 也极有可能得到部署。由于“侧卫”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与 F-111 和 F-15E 相当,因此东南亚国家在过去十年进行的大部分现代化升级都无法奏效。中国和印度即将收购的 AEW&C 和空中加油机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这种能力。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 F/A-18A 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无法与苏霍伊“侧卫”的所有型号相媲美。升级其武器和传感器以及作战加油机和 AEW&C 支持将扩大其战术用途,但不能弥补其固有的设计局限性。2010 年之后,随着更广泛的区域能力和数量的增强,F-111 将不再具有竞争力,没有战斗机护航。苏霍伊“侧卫”正在进一步发展,现有机身具有足够的增长潜力,可以容纳
苏霍伊机械制造厂于 1978 年开始准备 Su-27K 舰载战斗机的初步设计。该设计基于 Su-27 战斗机,当时该战斗机仍处于初始原型配置(T-10),并在前一年进行了飞行试验。Su-27K 舰载战斗机配备两台 AL-31F 发动机,推力为 12,500 千克力,正常起飞重量(不带武器)要求为 22,800 千克,最大起飞重量(带空对空导弹)要求为 26,600 千克。该飞机的最大战斗挂载包括两枚 R-73 短程导弹、六枚 R-27E 中程导弹以及 150 发内置机炮弹药。满载燃油7680千克的苏-27K作战半径可达1200公里,在距航母250公里的距离上巡航续航时间至少可达2小时。与陆基原型机相比,苏-27K配备了折叠机翼、加强型底盘、拦阻钩以及特殊导航设备。在建造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措施,以增加底盘、动力装置和设备的防腐蚀保护。
摘要。创建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复杂性仍然很高。造成这种复杂性的因素之一是编程领域对开发人员的高资质要求。使用基于称为最终用户开发范式的方法和工具可以降低开发复杂性。需要应用此范式方法的问题之一是开发用于支持机载搜索和故障排除的智能系统。确定了与此问题相关的一些任务,包括动态形成故障排除任务卡的任务,即形成操作列表。本文根据最终用户开发的一些原则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模型驱动开发、可视化编程和向导表单填写。特别是,在苏霍伊超级喷气式飞机要解决的问题背景下,提出了基于转换技术的原型专家系统的扩展,该系统实现了最终用户开发。该工作的主要贡献如下:通过支持事件树形式化(作为一种流行的专家方法,用于形式化问题情况的发展及其本地化的场景)扩展了主要的技术方法;创建了一个领域特定的工具(即扩展事件树编辑器),用于构建标准和扩展事件树,包括用于诊断任务;开发了一个模块用于
一名飞行员能够感知来自另一名飞行员的飞行控制输入。在多机组驾驶舱中,有一项任务是“飞行飞行员”(PF),负责驾驶飞机,还有一项是“监控飞行员”(PM),负责主动监控飞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对 PM 任务的定义是:“监控包括观察和建立心理模型的过程,通过寻找可用信息来比较飞机的实际状态和预期状态。”[2]。在某些情况下,有效的监控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在配备了被动侧杆的驾驶舱中,当 PM 不能直接获得飞行控制输入时,很难预测飞机状态。本研究重点关注被动侧杆对商用喷气式飞机硬着陆事故的影响。空中客车于 1987 年在空客 A320 上推出了第一款商用航空被动侧杆[3]。从那时起,被动侧杆逐渐被引入公务机航空领域,2005 年首次引入达索猎鹰 7X。那时,空客已经在商用喷气式飞机航空市场占据了很大份额。2007 年,全球 18% 的商用喷气式飞机都是被动侧杆飞机,全部由空客制造。然而,在过去 10 年里,越来越多的制造商转向被动侧杆系统。2017 年,除了空客之外,还有 3 家制造商
预测未来始终是一项挑战,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里,预测未来更是难上加难。24 小时新闻周期似乎已被以分钟为单位的即时社交媒体反馈所取代。不过,在这期特刊中,结合即将于 11 月 29 日至 30 日举行的 RAeS“2035 年及以后的航空航天”会议,我们试图预测未来 15 年内民用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发展。环境和可持续性成为航空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一点毫不奇怪,但解决方案多种多样,从飞艇到 eVTOL,从更好的空气动力学到 SAF。然而,也有大惊喜。或许最重要的一点是,15 年前,人们认为庞巴迪、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三菱、苏霍伊、联合航空和中国商飞等新进入者将成功从空客和波音的垄断下夺取利润丰厚的客机市场。如今,这两大垄断企业仍然是“最后的飞机制造商”,并主导着民航市场。庞巴迪现已退出该领域,其 CSeries 已成为空客 A220。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似乎满足于降低预期并接受 ATR,而日本在该地区的希望 MRJ 却一事无成。与此同时,由于入侵乌克兰,俄罗斯联合航空工业公司现在面临着不确定的、孤立的未来,只能为俄罗斯国内的小市场提供客机。最后,中国曾被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