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战术数据链简介 背景 第 2 章 了解 Link 16 第 1 部分 Link 16 简介 第 A 节 概述 第 B 节 Link 16 J 系列消息 第 C 节 Link 16 架构概述 第 D 节 Link 16 架构的功能 第 E 节 附加功能摘要 第 2 部分 终端和接口 第 A 节 Link 16 数据终端 第 B 节 语音传输和接收 第 C 节 JTIDS TACAN 端口接口 第 3 部分 时分多址架构 第 A 节 TDMA 和 Link 16 网络 第 B 节 Link 16 终端消息类型 第 C 节 时隙内 第 4 部分 Link 16 频谱运营商 第 A 节 Link 16 频率 第 B 节 干扰保护功能 第 C 节 时隙占空比 第 5 部分 Link 16 网络的功能和特性 第 A 节 参与组 第 B 节 时隙分配 第 C 节 网络角色 第 D 节 网络入口 第 E 节 精确参与者定位和识别 第 F 节 中继 第 G 节 通信安全 第 H 节 多网 第 I 节 范围扩展技术
• 需要有效的秘密安全许可 • 学士学位或同等军事职业专长(MOS)代替学位 • 4年以上相关WIN-T系统实践经验 • 频谱管理、卫星通信、射频通信、地面通信系统以及高频、超高频和高级极高频通信系统。多样化的技能包括:故障隔离和解决、编写、培训和整合与多个通信系统及其子组件相关的标准操作程序 • 熟练使用测试测量和诊断设备(TMDE),例如万用表、Firebirds和频谱分析仪。能够监控维护概念的变化以确定关键的可维护性要求 • 具有 AN/TSC-208 卫星便携式终端 (STT)、AN/TSC-202 HP STT、AN/TRC-219 战术中继塔 (TR-T)、高频网络无线电 (HNR) 视距 (LOS) 网络、Brocade 交换机、瞻博网络路由器、Daytron 和 M20“移动”天线系统、AN/TSC-156D (Phoenix)、AN/TSC-167/185 (STT)、AN/TSC-93D 战术卫星方舟、OL-87 指挥所节点、AN-PYQ 10 简单密钥加载器、AN/TRC-170 对流层散射微波无线电终端和 AN/TTC-59 联合网络节点的实际现场和讲师/课堂经验 • 具有 WIN-T 系统经验, AN/TSC-169 单元枢纽卫星卡车 (UHST) 和 STT Lot 10 Ku 和 Ka 波段设备以及时分多址 (TDMA) 和频分多址 (FDMA) 网络。配置、操作和维护主参考终端 (MRT) 系统。• 必须持有美国护照 • 有机会在佐治亚州戈登堡、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肯塔基州坎贝尔堡和德克萨斯州胡德堡工作 • 至少需要 25% 的 CONUS 和 OCONUS 差旅
简介 美国陆军的增强型位置报告系统 (EPLRS) 旨在通过数字数据通信系统支持战场上的战术行动。EPLRS 采用抗干扰波形,内置安全数据单元,以保护数据安全和时分多址 (TDMA) 架构。态势感知数据链 (SADL) 是将 EPLRS 无线电装置整合到飞机上。通过修改软件以与飞机航空电子设备接口,EPLRS/SADL 与飞机航空电子设备集成,以在驾驶舱中显示来自其他配备 SADL 的战斗机的数据、通过 Link 16/SADL 网关来自 Link 16 网络的数据以及地面 EPLRS 位置。以下表示 SADL 的主要功能: 1.整合空对空 (A–A) 战术和态势感知 (SA) 能力,例如: a. 飞机之间的互操作性,将飞机内部信息添加到网络上,供其他飞机访问和显示 b.支持多轨道目标环境,将飞机内部雷达轨道、传感器和目标指定信息添加到网络上,供其他飞机访问和显示。c. 空对空网络类型允许在特定“空中密钥”中的飞机之间交换平台性能、系统状态和传感器/目标数据 2.整合空对地 (A–G) SA 能力,例如: a. 飞机和地面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这允许 SADL 飞机从地面 EPLRS 网络请求“友军”地面部队的位置数据。3.注意:当前无线电版本 11xy 不再支持名为“WinFAC”的应用程序。从数字前方空中管制员 (FAC) 消息中整合 A–G 战术和 SA 功能,例如:a. 近距离空中支援 (CAS) 飞机和地面前方空中管制员 (GFAC) 之间的互操作性,允许 GFAC 以数字方式发送目标位置数据。正在开发的 TACP-Mod 数字 CAS 应用程序“TACP-CASS”基于可变消息格式 (VMF),并且仅通过 ASOC 网关与 SADL 通信,该网关由 JRE 托管的 SADL 网关和 MIDS 终端以及连接到“将 VMF 转换为 J 消息的 ASOC 桥”的联合射程扩展 (JRE) 托管的 PRC-117F 组成。
9.2.10 状态/预编码短数据包头 (SP_HEAD) PDU .......................................................................................... 98 9.2.11 原始短数据包头 (R_HEAD) PDU ................................................................................................ 98 9.2.12 定义数据短数据包头 (DD_HEAD) PDU ............................................................................................. 99 9.2.13 统一数据传输头 (UDT_HEAD) PDU ............................................................................................. 99 9.2.14 统一数据传输最后数据块 (UDT_LDATA) PDU ............................................................................. 99 9.2.15 速率 1 编码数据包数据 (R_1_DATA) PDU ............................................................................................. 100 9.2.16 速率 1 编码最后数据块 (R_1_LDATA) PDU ............................................................................................. 100 9.3 第 2 层信息元素编码........................................................................................................... 101 9.3.0 第 2 层信息元素编码 - 介绍 ...................................................................................................... 101 9.3.1 颜色代码(CC) ............................................................................................................................. 101 9.3.2 抢占和功率控制指示器(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