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DDP、VDDL 逻辑侧电源电压 2 –0.5 6.0 V VISO OUT、VISO IN 总线侧电源电压 2 –0.5 6.0 VVI 逻辑侧输入电压(TXD) –0.5 VDDL + 0.5 3 VV BUS 总线引脚(CANH、CANL)上的电压,参考 GND2 –42 42 VV BUS_DIFF 总线引脚(CANH – CANL)上的差分电压 –42 42 VIO RXD 引脚上的输出电流 –20 20 mA TJ 结温 –40 150 °CT STG 存储温度 – 65 150 °C 注:1. 超出绝对最大额定值所列的应力可能会对器件造成永久性损坏。这些仅为应力额定值,并不保证器件在这些条件下或超出建议工作条件任何其他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长时间暴露在绝对最大额定条件下可能会影响器件的可靠性。2. 所有电压值均相对于本地接地端子(GNDP1/GND1 或 GNDP2/GND2),且为峰值电压值。3. 最大电压不得超过 6V。7.2 ESD 额定值 值 单位
隔离和 CAN 性能,可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该系列的所有设备都具有逻辑输入和输出缓冲器,它们由提供电流隔离的硅氧化物 (SiO 2 ) 绝缘屏障隔开。隔离可打破接地环路并降低噪声,当端口之间的地电位差较大时。CA-IS3050C 和 CA-IS3052C 均采用宽体 SOIC8 和 SOIC16,但提供不同的引脚排列;此外,CA-IS3050C 提供 DUB8 封装。SOIC16-WB 是行业标准隔离 CAN 封装,而 SOIC8-WB 和 DUB8 是小得多的封装,由于集成了隔离和带保护功能的 CAN,因此除了减少元件外,还进一步减少了电路板空间。CA-IS3050CU 提供高达 3.75kV RMS (60s) 的电流隔离; CA-IS3050CG/W 和 CA-IS3052CG/W 提供高达 5kV RMS (60s) 的电流隔离。这些收发器的工作数据速率高达 5Mbps,并具有集成保护功能,可实现稳健的通信,包括电流限制、热关断以及 CAN 总线上的扩展 ±52V 故障保护(适用于需要过压保护的设备)。主要超时检测可防止由控制器错误或 TXD 输入故障引起的总线锁定。这些 CAN 接收器还包含 ±30V 的输入共模范围 (CMR),超过了 ISO 11898 规范的 -2V 至 +7V。所有设备均可在 -40°C 至 +125°C 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CA-IS3062x 是电流隔离 CAN 收发器,内置隔离 DC-DC 转换器,无需在空间受限的隔离设计中使用单独的隔离电源。逻辑输入和输出缓冲器由二氧化硅 (SiO 2 ) 绝缘屏障隔开,可提供高达 5kV RMS (60s) 的电流隔离。隔离通过断开接地环路来改善通信,并在端口之间的接地电位差较大时降低噪声。CA-IS3062W/CA-IS3062VW 设备在逻辑侧采用单个 5V 电源供电。集成的 DC-DC 转换器为电缆侧产生 5V 工作电压。CA-IS3062VW 的单独逻辑电源输入允许逻辑输入和输出线路完全兼容 +2.7V 至 +5.5V 逻辑。这些设备不需要除旁路电容器以外的任何外部组件来实现隔离的 CAN 端口。该收发器的工作数据速率高达 1Mbps,并具有集成保护功能,可实现稳健的通信,包括电流限制、热关断以及 CAN 总线上的扩展 ±58V 故障保护(适用于需要过压保护的设备)。主要超时检测可防止由控制器错误或 TXD 输入故障引起的总线锁定。这些 CAN 接收器还包含 ±30V 的输入共模范围 (CMR),超过了 ISO 11898 规范的 -2V 至 +7V。CA-IS3062W/CA-IS3062VW 采用宽体 16 引脚 SOIC(W) 封装,可在 -40°C 至 +125°C 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AEC Q100:有资格用于汽车应用 - 温度1级:T a = –55°C至125°C - 设备HBM分类水平:±16KV - 设备CDM分类级别:±1500V•功能安全安全性 - 可靠性的文档 - 可用于辅助安全系统的文档•满足仪式的要求•可以满足ISO 1188-2(20168-2(20168年8月2日)• (flexible data rate) and "G" options support 5Mbps – Short and symmetrical propagation delays and fast loop times for enhanced timing margin – Higher data rates in loaded CAN networks • V IO Level shifting supports 2.8V to 5.5V • Operating modes – Normal mode – Standby Mode with INH output and local and remote wake up request – Low power sleep mode with INH output and local and remote wake up request • Passive behavior when unpowered – Bus and logic terminals are high impedance (no load to operating bus or application) – Hot plug capable: power up and down glitch free operation on bus and RXD output • Meets or exceeds EMC standard requirements – IEC 62228-3 – 2007 compliant – SAE J2962-2 compliant • Protection features – IEC ESD protection of bus terminals: ±8kV – Bus fault protection: ±58V (non-H variants) and ±70V (H变体) - 供应端子上电压欠压保护 - 驾驶员占主导地位(TXD DTO):数据速率降至9.2kbps - 热关机保护(TSD)•接收器通用模式输入电压:±30V•典型的环路延迟:110NS•110NS•从–55°C到150°C的交界处温度
注意事项:1. 除 RESET 和 XTAL1 外的所有引脚。2. 违反复位时的这些规格可能会导致器件进入测试模式。3.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商业规格适用于 Express 器件。4. QBD(准双向)引脚包括端口 1、P2.6 和 P2.7。5. 标准输出包括 AD0–15、RD、WR、ALE、BHE、INST、HSO 引脚、PWM、P2.5、CLKOUT、RESET、端口 3 和 4、TXD、P2.0 和 RXD(串行模式 0)。V OH 规格对 RESET 无效。端口 3 和 4 为开漏输出。6. 标准输入包括 HSI 引脚、READY、BUSWIDTH、RXD、P2.1、EXTINT、P2.2、T2CLK、P2.3 和 T2RST、P2.4。7. 最大如果 V OL 保持在 0.45V 以上或 V OH 保持在 V CC b 0.7V 以下,则每个引脚的电流必须在外部限制为以下值。输出引脚上的 I OL 为 10 mA 准双向引脚上的 I OH 为自限制 标准输出引脚上的 I OH 为 10 mA 8. 正常运行期间每个总线引脚(数据和控制)的最大电流为 g 3.2 mA。9. 在正常(非瞬态)条件下,适用以下总电流限制。端口 1。P2.6 I OL 为 29 mA I OH 为自限制 HSO。P2.0。RXD。RESET I OL 为 29 mA I OH 为 26 mA P2.5。P2.7。WR。BHE I OL 为 13 mA I OH 为 11 mA AD0–AD15 I OL 为 52 mA I OH 为 52 mA RD。ALE。 INST–CLKOUT I OL � 13 mA I OH � 13 mA
注释:(注释适用于所有规格)1. QBD(准双向)引脚包括端口 1、P2.6 和 P2.7。2. 标准输出包括 AD0–15、RD、WR、ALE、BHE、INST、HSO 引脚、PWM、P2.5、CLKOUT、RESET、端口 3 和 4、TXD、P2.0 和 RXD(串行模式 0)。V OH 规格对 RESET 无效。端口 3 和 4 为开漏输出。3. 标准输入包括 HSI 引脚、EA、READY、BUSWIDTH、NMI、RXD、P2.1、EXTINT、P2.2、T2CLK、P2.3 和 T2RST、P2.4。4. 如果 V OL 保持在 0.45V 以上或 V OH 保持在 0.45V 以下,则必须通过外部将每个引脚的最大电流限制为以下值。 V CC b 0.7V。输出引脚上的 I OL。10 mA 准双向引脚上的 I OH。自限流标准输出引脚上的 I OH。10 mA 5。正常运行期间,每个总线引脚(数据和控制)的最大电流为 3.2 mA。6。正常(非瞬态)条件下,适用以下总电流限制。端口 1。P2.6 I OL。29 mA I OH 自限流 HSO。P2.0。RXD。RESET I OL。29 mA I OH。26 mA P2.5。P2.7。WR。BHE I OL。13 mA I OH。11 mA AD0–AD15 I OL。52 mA I OH。52 mA RD。ALE。INST–CLKOUT I OL。13 mA I OH。13 mA 7。典型值基于有限数量的样本并且不保证。列出的值是在室温和 V REF e V CC e 5V 下得到的。
CAN SIC XL物理培养基附件(PMA)Sublayer在ISO 11898-2:2024中是国际标准化的。最初,在CIA 601-4(SIC)和CIA 610-3(快速模式)文档中指定了CAN SIC XL收发器的要求,该文档已提交给ISO。NT156收发器的原型已通过CAN SIC XL收发器从Infineon,NXP和Texas Instruments在CIA CAIS CAN CAN CAN CAN CAN CAN XL Plugfest进行了成功测试。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也由沃尔芬布特尔(德国)的独立测试室C&S组测试。汽车EMC要求(IEC 62228-3)已由伊比(Ibee)在Zwickau(德国)证明。博世在去年慕尼黑(德国)的Electronica TradeShow上推出了CAN SIC XL收发器。样品将在2025年2月2日提供。根据ISO 26262(功能安全)开发芯片。根据初步数据表,NT156在隐性总线状态10 mA中以正常模式消耗,在占主导地位的总线状态54 mA中。在待机模式下,电流消耗为2 µA。用50 µs指定从备用模式到正常模式的过渡。收发器的目的是从-40°C到+150°C的连接温度。在+170°C和+200°C之间,芯片关闭,并在+150°C下释放关闭。关闭连接温度滞后是20K。最小TXD主超时为0.8 ms。芯片在V CC和V IO引脚处具有欠压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