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QM-K93:氮气中乙醇的制备比较 Andrew S. Brown 1 , Martin J. T. Milton 1 , Chris Brookes 1 , Gergely M. Vargha 1 , Michael L. Downey 1 , Shenji Uehara 2 , Cristiane Rodrigues Augusto 3 , Andrea de Lima Fioravante 3 , Denise Gonçalves Sobrinho 3 , Florbela Dias 4 , Jin Chun Woo 5 , Byung Moon Kim 5 , Jin Seog Kim 5 , Tatiana Mace 6 , Judit Tóthné Fűkő 7 , Han Qiao 8 , Frank Guenther 9 , Jerry Rhoderick 9 , Lyn Gameson 9 、 Angelique Botha 10 、 James Tshilongo 10 、 Napo G Ntsasa 10 、 Miroslava Val'ková 11 、 Zuzana Durisova 11 、 Yuri Kustikov 12 、 Leonid Konopelko 12 、 Olga Fatina 12 和 Rob Wessel 13 1 NPL(国家物理实验室),英国 2 CERI(化学品评估与研究所),日本 3 INMETRO(国家计量、质量与技术研究所),巴西 4 IPQ(葡萄牙质量研究所),葡萄牙 5 KRISS(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所),韩国 6 LNE (Laboratoire National de Métrologie et d'Essais),法国 7 MKEH (Magyar Kereskedelmi Engedélyezési Hivatal),匈牙利 8 NIM (国家计量研究院),中国 9 NIST (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美国 10 NMISA (国家南方实验室)非洲计量研究所)、南非 11 SMU (斯洛文尼亚计量学乌斯塔夫)、斯洛伐克 12 VNIIM (D.I.门捷列夫计量科学研究所,俄罗斯 13 VSL(Van Swinden 实验室;荷兰计量研究所),荷兰
合成氮(N)肥料在维持中国的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1970年代初的合成N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水平低相比,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N肥料生产国和消费者。在1990年代,科学界开始对中国N肥料施用的过度使用和环境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就确定了改善n肥料的需求。尽管其中许多担忧以N肥料为中心,这是水传播污染的非点来源,但在中国,N肥料的施用也是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GHG)排放的主要驱动力。除了减少水传播污染和其他生态影响
摘要。开发了一种简单灵敏的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和水、土壤、一些分析级化学品和牙膏中的亚硝酸盐。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以亚硝酸根离子的形式固定在碱性亚砷酸钠或三乙醇胺吸收剂溶液中。该方法基于水介质中的亚硝酸盐与已知过量的中性红 (CI 50040) 的反应,中性红是一种具有伯氨基的吖嗪染料,最大吸收波长为 530 nm。在酸性介质中,由于重氮化,颜色强度会降低,然后脱氨。加入溴离子可提高重氮化速度,反应几乎瞬间完成。在 0 – 20 µg 亚硝酸盐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度为 2.5 × 10 4 L mol –1 cm –1。颜色系统可稳定 2 天。在碱性条件下,异戊醇中可提取染料,加入甲醇硫酸可恢复染料颜色。其摩尔吸光度为 4.3 × 10 4 L mol –1 cm –1 。亚硝酸盐浓度为 0 – 1.6 µg 时,符合比尔定律,检测限为 0.15 µg。
摘要。开发了一种简单灵敏的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和水、土壤、一些分析级化学品和牙膏中的亚硝酸盐。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以亚硝酸根离子的形式固定在碱性亚砷酸钠或三乙醇胺吸收剂溶液中。该方法基于水介质中的亚硝酸盐与已知过量的中性红 (CI 50040) 的反应,中性红是一种具有伯氨基的吖嗪染料,最大吸收波长为 530 nm。在酸性介质中,由于重氮化,颜色强度会降低,然后脱氨。加入溴离子可提高重氮化速度,反应几乎瞬间完成。在 0 – 20 µg 亚硝酸盐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度为 2.5 × 10 4 L mol –1 cm –1。颜色系统可稳定 2 天。在碱性条件下,异戊醇中可提取染料,加入甲醇硫酸可恢复染料颜色。其摩尔吸光度为 4.3 × 10 4 L mol –1 cm –1 。亚硝酸盐浓度为 0 – 1.6 µg 时,符合比尔定律,检测限为 0.15 µg。
摘要。开发了一种简单灵敏的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和水、土壤、一些分析级化学品和牙膏中的亚硝酸盐。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在碱性亚砷酸钠或三乙醇胺吸收剂溶液中以亚硝酸根离子的形式固定。该方法基于水介质中的亚硝酸盐与已知过量的中性红 (C.I.50040) 的反应,中性红是一种具有伯氨基的吖嗪染料,最大吸收波长为 530 nm。在酸性介质中,由于重氮化,颜色强度降低,随后脱氨。添加溴离子可提高重氮化速率,反应几乎立即完成。亚硝酸盐浓度为 0 – 20 µg 时,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度为 2.5 × 10 4 L mol –1 cm –1 。显色体系可稳定 2 天。染料可在碱性条件下用异戊醇提取,加入甲醇硫酸可恢复染料颜色。摩尔吸光度为 4.3 × 10 4 L mol –1 cm –1 。亚硝酸盐浓度为 0 – 1.6 µg 时,符合比尔定律,检测限为 0.15 µg。
摘要:通过比较底物依赖性生长动力学,研究了 6 种具有不同生长策略的大型藻类在低氮 (N) 供应下维持生长的能力。在夏季藻类受氮限制时,通过实验确定了维持最佳生长所需的氮和 2 种慢速生长藻类的氮吸收动力学。Fucus r~resiculosus 和 Codium fragilc 以及 4 种快速生长的藻类,Chnetolnorpha Ij~~rn、Cladophora serica、Cerarn~um rubrum 和 Ulva lactuca。在藻类中维持最大生长所需的氮在藻类中相差 16 倍,其中慢速生长的藻类对氮的需求最高。短命藻类对氮的需求较高,这是因为其生长速度最高可达 13 倍,最大生长时氮含量高出 2 至 3 倍。另外,在低和高底物浓度下,快速生长的藻类吸收单位生物量铵和硝酸盐的速度比慢速生长的藻类快 4 至 6 倍,但慢速生长的藻类的最大磷吸收量与需求量的比值较大。因此,快速生长的藻类往往需要相对较高的外部无机氮浓度来达到饱和生长。在氮受限条件下,所有 6 种大型藻类都能通过短暂增强的速率吸收铵(即激增吸收)来利用高浓度铵的脉冲。然而,在较低的、自然存在的铵浓度下,吸收量仅略有增强,这表明激增吸收的生态重要性较小。我们的结果表明,在低氮供应条件下,生长缓慢的大型藻类可能比快速生长的藻类更能满足其氮需求。这与常见的观察结果一致,即营养贫乏的沿海地区主要以生长缓慢的大型藻类为主,而不是短命物种,尽管短命物种的氮吸收能力更高。
摘要:使用 I5N 示踪技术测量了 6 个欧洲潮汐河口(莱茵河、斯凯尔特河、卢瓦尔河、吉伦特河和杜罗河)的氨和硝酸盐吸收量。氨和硝酸盐的吸收率分别为 0.005 至 1.56 pmol N 1-' hI 和 0.00025 至 0.25 pmol N 1-' hI,且在河口之间和河口内部存在显著差异。使用相对优先指数 (RPI) 分析氮吸收量表明,氨是首选底物。颗粒氮的周转时间(0.7 至 31 天)和溶解氨的周转时间(0.1 至 27 天)与河口水停留时间相似或更短,而溶解硝酸盐的周转时间(19 至 2160 天)比停留时间长。因此,河口水柱中硝酸盐的同化不会影响其分布,除非发生显著的反硝化作用和/或埋藏在沉积物中,否则河口中大部分硝酸盐都会被冲走。由于铵和颗粒氮被有效地再循环,大多数外来有机物在输出、埋藏或被更高营养级消耗之前都经过了广泛的微生物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