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天问一号轨道器七个科学有效载荷之一,火星轨道器磁力仪(MOMAG)将测量火星及其周围磁场,以研究其空间环境及其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该仪器由两个相同的三轴磁通门磁力仪传感器组成,安装在3.19米长的吊杆上,间隔约90厘米。双磁力仪配置将有助于消除航天器平台和有效载荷产生的磁场干扰。传感器由安装在轨道器内部的电箱控制。每个磁力仪以1.19 pT的分辨率测量宽动态范围(每轴10,000 nT)的环境矢量磁场。两个磁力仪都以128 Hz的固有频率对环境磁场进行采样,但将在1至32 Hz之间的交替频率模型下运行以满足遥测分配。
• ASTM =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 • ASU =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 ATLAS = 先进地形激光高度计系统 • CATS = 云-气溶胶传输系统 • COTS = 商用现货 • DIY = 自己动手 • EEE = 电气、电子和机电 • FC = 现场连接器 • GCD = 改变游戏规则的发展 • GEDI = 全球生态系统动态调查 • GEVS = 通用环境验证标准 • GEO = 地球同步轨道 • GOES-R = 地球静止运行环境卫星-R 系列 • GLAS = 地球科学激光高度计系统 • GSFC =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 • ICESat = 冰、云和陆地高度卫星 • InP PIC = 磷化铟光子集成电路 • ISS = 国际空间站 • JWST =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 LADEE = 月球大气尘埃环境探测器 • LED = 发光二极管 • LEO = 低地球轨道 • LiDAR = 光检测和测距• LIV=光-电流-电压 • LOLA = 月球轨道器激光高度计 • LRO = 月球侦察轨道器
中国有许多传感器来支持其月球和火星勘探计划,但目前尚无任何公开的专用地面或空间传感器,能够扫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空间量以发现未知物体。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在未来5 - 10年内提高其能力。中国直到最近才开始扩大其行星防御系统的系统,这可以使超越乔奥扫描未经通知的航天器扫描。即使Chang'e 5 Orbiter仍位于Lunar Distant Retrograde Orbit(DRO),如下所述,其更新的相机似乎更加调整为特写和遥远的明亮对象,而不是扫描未知的昏暗对象。这种赤字可能会在2023年就会发生变化,但是到2024年底,中国将推出Chang'e 7,其中包括计划持续几年的月球OBITER。2,3,4
简介: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火星侦察轨道(MRO)上下文摄像机(CTX)仪器[1]基本上捕获了MARS的整个MARS表面,每个像素大约6米,导致迪克森等人由迪克森等人提供的全球马赛克。[2]在2023年初,更新了先前发表的“β”马赛克产品。这种马赛克能够通过解决地理服分的巨大技术挑战来生成“统一”和分析准备就绪数据集,从而为科学家提供了几乎整个火星的表面。
展览旨在介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历史和概念、太空计划的细节以及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未来路线图。维克拉姆·萨拉巴伊太空展览设有遥感和通信卫星、导航、月船号、火星轨道飞行器任务以及卫星图像和应用的展示板。它包括火星任务相机模型、运载火箭(PSLV 和 GSLV)和卫星(INSAT、IRS、Aryabhata、RISAT 等)的缩小模型。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工作模型和水火箭演示是展览的亮点之一。
已经部署。2014 年 1 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成功使用国产低温发动机在 GSLV-D5 发射 GSAT-14 时。3)。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建造了印度第一颗卫星阿亚巴塔 (Aryabhata),该卫星于 1975 年 4 月 19 日由苏联发射。它以数学家阿亚巴塔的名字命名。1980 年,罗希尼 (Rohini) 成为第一颗由印度制造的运载火箭 SLV-3 送入轨道的卫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随后开发了另外两种火箭:用于将卫星发射到极地轨道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 (PSLV) 和用于放置卫星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 (GSLV)。4)。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于 2008 年 10 月 22 日发射了一颗月球轨道器;Chandrayaan-1,以及一颗火星轨道器,该轨道器于 2014 年 9 月 24 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使印度成为第一个首次尝试成功的国家。未来计划包括载人航天、进一步的月球探索、行星际探测器和太阳航天器任务。2016 年 6 月 18 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创下纪录,一次发射了 20 颗卫星,其中一颗是谷歌的卫星。2017 年 2 月 15 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用一枚火箭 (PSLV-C37) 发射了 104 颗卫星,创造了世界纪录。尼赫鲁和他的亲密助手兼科学家维克拉姆·萨拉巴伊 (Vikram Sarabhai) 成立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从而使印度的太空活动制度化。该组织由印度共和国总理直属的太空部管理。
科学 5 ESA LISA 和 LISA Pathfinder 5 NASA InSight 5 NASA/ESA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6 LIFE - 大型系外行星干涉仪 6 COPL - 生命起源与普适中心 6 ESA/NASA 太阳轨道器 7 JAXA Solar-C 7 ESA Truths 7 宇宙尘埃 7 ESA EnVision 8 样本返回任务 8 ESA SWARM 8 Crowther Lab 8 ESA SolumScire 8 极端天气 9 农作物监测 9 人道主义监测 9 地球冠层高度模型和森林砍伐 9 积雪深度估算 9 EOdal – 地球观测数据分析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