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和水雷 1941 年 12 月 22 日,战时内阁会议决定在澳大利亚制造鱼雷,这项决定使该国的精密工程领域承担了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由于鱼雷在现代军备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项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意义。海权是英国在 19 世纪称霸世界强国的基石,因此鱼雷的研发本质上是英国的成就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它最初并不是英国的发明。英国在鱼雷应用方面早期的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指挥官(后来的海军上将)费舍尔的热情,但其他大国不久也进入了该领域。这种武器的巨大潜力首次显现于 1914 年至 1918 年的战争中,当时德国利用 U 型潜艇和鱼雷对商船造成了巨大损失,几乎让英国屈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间,随着飞机投掷鱼雷方法的发展,鱼雷的破坏力进一步增强,不需要太多洞察力就能预测鱼雷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2 英国的鱼雷制造主要由一家私人公司怀特黑德鱼雷公司(Whitehead Torpedo Company)和位于苏格兰格里诺克的海军部负责。 1941 年 7 月,海军部担心英国的鱼雷生产可能会因轰炸或入侵而受阻,甚至完全停止,因此开始研究为这种紧急情况提供替代中心的方法。英国的制造业已尽可能分散,但尚未在英国以外建立中心。1941 年 7 月 15 日,海军部在给澳大利亚海军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果鱼雷制造商能够在英国制造鱼雷,那将是一个相当大的优势。”
确保电传操纵系统安全性的方法:空客 VS 波音 Andrew J. Kornecki、Kimberley Hall 安柏瑞德航空大学 美国佛罗里达州代托纳比奇 < kornecka@erau.edu > 摘要 电传操纵 (FBW) 是一种飞行控制系统,使用计算机和相对较轻的电线来取代飞行员驾驶舱控制装置和移动表面之间的传统直接机械连接。FBW 系统已用于制导导弹,随后用于军用飞机。商用飞机实施延迟是由于需要时间开发适当的故障生存技术,以提供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软件生成对高完整性数字 FBW 系统的总工程开发成本贡献很大。讨论了与软件和冗余技术相关的问题。空中客车和波音等领先的商用飞机制造商在其民用客机中采用了 FBW 控制。本文介绍了他们的方法、控制理念的差异以及实现航空公司运营所必需的同等安全保障水平的实施情况。关键词 航空电子、软件工程、软件安全、容错 1.简介 电传操纵 (FBW) 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它用更轻的电线取代了飞行员驾驶舱控制装置和移动表面之间的机械连接。飞行员通过控制飞机机翼和尾翼上的可移动部件(称为飞行控制面)来操纵飞机。计算机将飞行员的命令转换为传送到控制面的电脉冲。空中客车和波音在其商用飞机中利用 FBW 的方式略有不同。本文的目的是比较商用飞机制造商在实施 FBW 系统时使用的不同方法。本文试图从系统和软件工程设计决策的角度来探讨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