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简介 原癌基因 B-Raf 抑制剂 (BRAFi) 维莫非尼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 (MEKi) 抑制剂考比替尼联合使用,已被证明可改善 BRAF V600 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期。BRAF 突变也是其他肿瘤类型(包括甲状腺癌)中经常检测到的驱动突变。由于甲状腺癌不是 BRAF/MEKi 的标称适应症,因此在药物重新发现方案 (DRUP) 中开设了一个针对 BRAF V600 突变甲状腺癌患者队列,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全国性泛癌症多药试验,患者根据其分子肿瘤特征接受已批准药物的标签外治疗。 结果 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两例 BRAF 突变甲状腺癌患者,他们通过喂食管成功接受了维莫拉非尼/考比替尼治疗。测定了维莫非尼和考比替尼的血浆浓度。两名患者均观察到部分反应,但均经历了显著的毒性。结论我们的病例表明,维莫非尼/考比替尼治疗对 BRAF V600 突变甲状腺癌有效,即使通过饲管给药也是如此。虽然两名患者都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但我们推测这不是由于给药途径造成的。因此,通过饲管给药维莫非尼/考比替尼是可行且有效的。试验注册临床试验标识:NCT02925234。
Ferroptosis is a recently recognized form of regulated cell death driven by small molecules or conditions that induce lipid-bas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ccumulation, and this iron-dependent form of cell death is morphologically and genetically distinct from apoptosis, necroptosis, and autophagy (8,9). Ferroptosis is characterized by cell volume shrinkage and increased mitochondrial membranes and is mediated by iron-dependent lipid peroxide accumulation (10). The ferroptosis-inducing compounds, such as erastin and Ras selective lethal 3 (RSL3) could inactivate cellular glutathione (GSH)-dependent antioxidant defenses, leading to the accumulation of toxic lipid ROS (11,12).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 is a key antioxidant enzyme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removing lipid hydroperoxides within biological membranes (8). Once GPX4 inactivation, GSH will loses ability in removing the local peroxidase reaction, which eventually lead to a lipid ROS accumulation and ferroptosis.
科学证据:根据分析的研究,所有这些疗法表现出与达卡巴嗪的标准治疗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优势,对于无进展生存(PFS)和总体存活率(OS)结果,除了达布拉依尼(Dabrafenib)外。关于OS,Nivolumab和ipilimumab的免疫组合疗法将死亡的风险降低了67%(在最坏情况下,23%); Nivolumab或pembrolizumab的免疫单药治疗54%(在最坏情况下为41%);靶向组合疗法的44-46%(在最坏情况下为23-27%); ipilimumab的免疫疗法32%(在最坏情况下为7%);并用vemurafenib靶向单药治疗20%(在最坏情况下为3%)。评估了以下治疗类别的3-4级不良事件: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和化学疗法。A lower risk of adverse events was reported for immuno-monotherapy with anti-PD-1 agents (nivolumab and pembrolizumab) compared with dacarbazine, and the therapeutic classes that showed the highest risk of adverse events were: targeted monotherapy, targeted combination therapy, anti-CTLA-4 immunotherapy, and immuno-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a relative risk above 1.40.
尽管黑色素瘤疗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死亡率仍然很高。控制转录后基因表达的微小 RNA 在 BRAF 抑制剂耐药性的产生中发挥作用。该研究旨在评估 miR-410-3p 在维莫非尼 - BRAF 抑制剂反应中的作用。分析了 12 个原发性结节性黑色素瘤的 FFPE 组织样本。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肿瘤部分、瞬时组织和邻近健康组织。在人黑色素瘤细胞系 A375、G361 和 SK-MEL1 上进行体外实验。使用 MTT 法测定维莫非尼的 IC50。用 miR-410-3p 模拟物、抗 miR-410-3p 及其非靶向对照转染细胞。ER 应激由 thapsigargin 诱导。使用 qRT-PCR 测定分离 RNA 的表达。我们发现 miR-410-3p 在黑色素瘤组织中下调。维莫非尼可诱导黑色素瘤细胞中的 miR-410-3p 表达。miR-410-3p 水平上调会增加黑色素瘤细胞对维莫非尼的耐药性,而抑制 miR-410-3p 水平则可降低耐药性。内质网应激的诱导会增加 miR-410-3p 水平。miR-410-3p 在体外上调 AXL 的表达,并与 starBase 中的侵袭性表型标志物相关。该研究揭示了一种黑色素瘤耐药性的新机制。维莫非尼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黑色素瘤细胞中的 miR-410-3p。它驱动细胞向侵袭性表型转变,从而对 BRAF 抑制产生反应和耐药性。
摘要 背景 在过去几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 nivolumab)和靶向 BRAF 抑制剂极大地改变了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结果。皮肤毒性是与常用的 BRAF 抑制剂维莫非尼相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 (AE),影响超过 90% 的患者。据报道,先前接受过抗程序性细胞死亡-1 (抗 PD-1) 抗体治疗的患者会出现早发的与维莫非尼相关的严重 AE。长期使用全身性类固醇是严重或危及生命的 AE 的一线治疗方法。我们报告了一例女性病例,该女性患有与维莫非尼相关的严重且迅速恶化的药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 (DRESS) 综合征,在单剂量给予 TNF-α 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与白细胞介素 (IL)-6 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联合治疗后数小时病情缓解。病例介绍 一名 41 岁女性,接受单药 nivolumab 治疗后黑色素瘤进展。活检样本经重新检查,发现 BRAF V600E 突变。患者在最后一次使用 nivolumab 后仅 10 天就开始接受维莫非尼和考比替尼治疗。抗 BRAF 治疗第三天发现淋巴细胞减少,随后出现斑丘疹。随后,临床状况进一步恶化,该妇女因高热、呼吸和心脏循环衰竭、弥漫性皮疹、全身水肿和淋巴结肿大而急诊入院。诊断为毛细血管渗漏过度表达的 DRESS 综合征。给予单剂量托珠单抗后数小时心脏循环和肾功能得到改善。由于肝功能恶化、皮肤病变和粘膜炎,医生给患者开了一剂英夫利昔单抗,并在随后的 24 小时内病情显著改善。开始使用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但随着英夫利昔单抗从患者血液中清除,药物毒性再次出现。结论 抗 IL-6 和抗 TNF-α 靶向治疗非常严重的 AE 可以立即缓解可能危及生命的症状,并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维持治疗性英夫利昔单抗的血液浓度允许在维莫非尼相关 AE 发生后尽早改用达拉非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