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髓鞘碱性蛋白(MBP)是中枢神经系统髓鞘中第二丰富的蛋白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一直被视为创伤和疾病中脑组织损伤的标志物。目前尚无关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MBP的报道。方法104例动脉瘤破裂的SAH患者,在破裂后24小时内接受血管内治疗,采集156份血液样本:SAH后0 - 3天104份,4 - 6天32份,9 - 12天20份。采用ELISA检测MBP水平,并与入院时的临床状况、实验室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3个月时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AH 后 0 – 3 天的 MBP 水平在预后不良患者 (p < 0.001)、死亡患者 (p = 0.005)、接受颅内介入治疗的患者 (p < 0.001) 和脑出血 (ICH; p < 0.001) 患者中显著升高。SAH 后 4 – 6 天,颅内介入治疗 (p = 0.009) 和 ICH (p = 0.039) 后的 MBP 水平显著升高。SAH 后 0 – 3 天的 MBP 水平与 3 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cc = − 0.42) 以及 ICH 体积 (cc = 0.48) 之间存在临床相关性。所有完全康复的患者在 SAH 后 0 – 3 天的 MBP 水平均低于检测限。血管内动脉瘤封堵术后,104例患者中86例(83%)MBP未升高。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外周血MBP浓度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手术或ICH所致),与治疗结果相关。血管内动脉瘤封堵术后MBP未升高,提示该技术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