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列表 4 引言 7 1. 国防逐步国际化:芬兰加入北约的漫漫长路 9 1.1. 不结盟时代:1992-2014 9 1.2. 结盟时代:2014-2022 10 1.3. 结盟时代来临:芬兰为何申请加入北约? 11 2. 重建威慑与防御:后2022 时代的北约 14 3. 北约的东北翼:芬兰在欧洲战略地图上的位置 16 4. 32 国联盟中的一个成员:北约相关决策与外交 18 5. 协调国家与集体防御:芬兰与北约国防规划进程 20 6. 走向结构化联盟:芬兰与北约的指挥与部队结构 23 6.1. 指挥结构 23 6.2.部队结构 25 7. 周密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芬兰和北约的作战规划 27 8. 提供存在:芬兰和北约的和平时期集体防御和威慑任务 29 8.1. 增强前沿存在 29 8.2. 空中警务 30 9. 质量优先于数量:芬兰和军事演习 31 10. 进入未知领域:北约的核政策和弹道导弹防御 34 10.1. 北约的核政策和芬兰的替代方案 34 10.2.芬兰和北约导弹防御 37 11. 巩固集体防御:与北约盟国的军事合作 38 11.1. 芬兰加入北约之前的国防合作 38 11.2. 芬兰加入北约后的国防合作 40 12. 连续性高于一切:北约成员国身份和芬兰的外交和安全政策
有效的多边主义是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应对裁军和不扩散努力面临的当代挑战的必要条件。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凸显了加强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和建立更强大的联合国是当务之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大会第七十六届会议上的讲话中回顾说,如果联合国要保持其相关性,就必须提高其效力和可靠性。印度作为 2021-2022 年期间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曾两次担任安理会主席。在担任主席期间,印度提请世界关注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问题,包括海上安全、维和和反恐。在当前地缘政治发展的背景下,印度坚信必须尽一切努力推进裁军领域的多边主义,为全球和平与安全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印度的核政策历史为我们展现了其不懈倡导多边努力实现全球全面彻底裁军的决心。早在 1953 年,印度的努力就促使大会第 715 (VIII) 号决议第 1 段确认了其“真诚希望尽早达成一项全面协调的计划,在国际监督下管制、限制和裁减所有武装力量和所有军备,消除和禁止原子、氢、细菌、化学和所有其他战争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通过有效措施实现这些目标”。印度坚信,一个无核武器的世界对世界各国来说更为安全,这一信念今天与 1954 年一样坚定,当时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呼吁达成“暂停协议”的国家,在全面裁军协议取得进展之前禁止核试验。印度很早就认识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全面彻底裁军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1965 年,印度与不结盟运动的其他七个国家在十八国裁军委员会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不扩散核武器的联合备忘录,其中呼吁在不扩散努力的同时或之后采取切实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