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的世界中,至关重要的是,锂离子电池(LIBS)不会落后。电池性能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耐用性。流行的阴极化学包括富含Ni的材料和混合磷酸盐,每种都提供独特的优势。该项目旨在融合和优化两种阴极材料的组合,合并其优势以创建较高质量的Lib阴极,不仅可以增强性能,还可以减轻每种材料的弱点。在该项目中,富含Ni的材料(NMC811-高能量密度)与磷酸盐材料(LMFP64 - 在快速充电速率下更好的性能)混合。我们将展示使用混合阴极的优势,并在两种活性阴极材料之间找到优化的比率。
Alon 等人 (CRYPTO 2021) 引入了一种具有可识别中止 (MPQC-SWIA) 安全性的多方量子计算协议。但是,他们的协议只允许 MPQC 内部各方知道恶意参与者的身份。当两组人意见不一致并需要第三方(如陪审团)来验证谁是恶意方时,这就会变得有问题。鉴于量子态可能只存在于一份副本中,这个问题在量子环境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强调具有可公开验证的可识别中止 (PVIA) 协议的必要性,使只有经典计算能力的外部观察者能够在发生中止的情况下就恶意方的身份达成一致。然而,由于不可克隆定理以及 Mahadev (STOC 2018) 和 Chung 等人提出的先前工作,实现具有 PVIA 的 MPQC 带来了重大挑战。 (Eurocrypt 2022)用于量子计算的经典验证的协议存在缺陷。在本文中,我们获得了第一个 MPQC-PVIA 协议,该协议假设后量子无意识传输和经典广播信道。我们构建的核心组件是一种称为可审计量子认证(AQA)的新认证原语,它以压倒性的概率识别恶意发送者。此外,我们提供了第一个具有两全其美(BoBW)安全性的 MPQC 协议,该协议保证在诚实多数的情况下输出交付,并且即使多数不诚实也能在中止时保持安全。我们的两全其美 MPQC 协议在中止时也满足 PVIA。
• 已提交的稿件是文章提交后、同行评审前的版本。已提交的版本和正式出版的版本之间可能存在重大差异。建议对研究感兴趣的人联系作者获取出版物的最终版本,或访问出版商网站的 DOI。• 最终作者版本和样稿是同行评审后的出版物版本。• 最终出版版本包含论文的最终布局,包括卷、期号和页码。出版物链接
Armstrong, S. (2014)。比我们更聪明。MIRI。Bostrom, N. (2002)。生存风险:分析人类灭绝情景和相关危害。《进化与技术杂志》,9,1-30。Bostrom, N. (2012)。超级智能意志:高级人工智能中的动机和工具理性。《思维与机器》,22(2 - 特别版“人工智能哲学”编辑。Vincent C. Müller),71-85。Bostrom, N. (2013)。生存风险预防是全球优先事项。全球政策,4 (1),15–31。https://doi。org/10.1111/1758-5899.12002 Bostrom, N. (2014)。超级智能:路径、危险、策略。牛津大学出版社。Bostrom, N.,& Ćirković, M. M.(Eds.)。(2011)。全球灾难性风险。牛津大学出版社。Cave, S. (2020)。智能问题:其价值历史和人工智能的未来。在 AIES '20:AAAI/ACM 人工智能、伦理和社会会议论文集(第29–35 页)。ACM。Chalmers,D. J.(2010)。奇点:哲学分析。《意识研究杂志》,17 (9–10),7–65。Drexler,E. K. (2019)。重新定义超级智能:综合人工智能服务作为通用智能。FHI 技术报告,2019-1, 1-210。https://www.fhi.ox.ac.uk/wp-content/uploads/Reframming_Superintelligence_FHI-TR-2019- 1.1-1.pdf Eden, A.、Moor, J. H.、Søraker, J. H. 和 Steinhart, E.(Eds.)。(2012)。奇点假设:科学与哲学评估 (The Frontiers Collection)。Springer。Fischer, J. M., & Ravizza, M. (2000)。责任与控制:道德责任理论。剑桥大学出版社。Fox, J., & Shulman, C. (2010)。超级智能并不意味着仁慈。在 K. Mainzer (Ed.中,ECAP10:第八届欧洲计算与哲学会议 (pp.1–7)。Dr Hut。Good, I. J.(1965)。关于第一台超智能机器的推测。在 F. L. Alt & M. Ruminoff (Eds.) 中,计算机的发展 (Vol.6 ,页31–88)。Academic Press。Häggström, O.(2016)。这里有龙:科学、技术和人类的未来。牛津大学出版社。Häggström, O.(2019)。对 Omohundro-Bostrom 人工智能动机框架的挑战。Foresight ,21 (1),153–166。https://doi.org/10.1108/FS-04-2018-0039 Häggström, O., & Rhodes, C.(Eds.)。(2019)。对人类的生存风险 (Foresight,Vol.21/1 )。Hofstadter, D. R. (1979)。哥德尔、埃舍尔、巴赫:永恒的金色辫子。基础书籍。康德,I.(1786)。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牛津大学出版社。Kurzweil,R. (1999)。精神机器的时代:当计算机超越人类智能时。企鹅。Kurzweil, R. (2005)。奇点临近:当人类超越生物学时。维京人。Legg, S., & Hutter, M. (2007)。通用智能:机器智能的定义。心智与机器,17 (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