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史无前例的冲击,世界遭遇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面对严峻考验和挑战,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胜利收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同比增长2.3%,成为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太空安全攻击不断升级,网络安全与太空安全交叉领域的挑战日益严峻。随着航天领域商业化和军事化的不断推进,未来太空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将带来重大挑战 [1]。世界上许多关键基础设施的日常运作都严重依赖太空资产。通信、航空运输、海上贸易、金融服务、气象监测和防御等关键地面基础设施依赖于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的卫星、地面站和通信链路等太空系统 [2]。太空基础设施的受损将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所依赖的关键服务产生巨大影响。
背景:人们普遍认识到,轨道碎片的挑战日益严峻,对我们国家的太空雄心构成了重大风险。截至去年年底,目前有 4,800 多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而未来卫星数量的增长预测表明,未来还会有更多卫星在轨道上运行。随着太空物体数量的增加,发生碰撞的概率也在增加。目前,建议低地球轨道卫星的运营商确保其航天器在完成任务后 25 年内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作为我们持续努力减轻轨道碎片产生的一部分,第二份报告和命令将把卫星任务后处置所需的时间缩短至五年。
(4)尽管由于经济衰退,实际违约损失率和实际现金流水平可能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但经济衰退的特征条件不应被视为压力测试所用条件的等同物。压力测试所用的条件可能更为严峻,并可能使用更极端的情景,而这些情景不一定基于历史观察。第 575/2013 号 (EU) 条例及其补充授权法案充分规定了在需要进行压力测试的情况下进行压力测试,而与自有违约损失率和自有现金流估计相关的规定不包括任何此类压力测试要求。为自有违约损失率和自有现金流估计而对经济衰退的说明应基于历史观察到的经济状况。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海因里希斯博士对道德和核威慑讨论的新贡献才具有如此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她正确地强调,在政治真空中无法充分进行对核武器的道德和战略分析。了解国际威胁背景和风险至关重要:如果美国及其盟友没有面临需要遏制的严重威胁,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核威慑政策不会提供任何保护,反而只会带来致命的风险——因此在道德上是不能容忍的。但是,正如海因里希斯博士所解释的那样,这种国际友好并非现实,当前的威胁背景尤其严峻,核威慑在防止战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近年来,印度的研究设备购置量不断增长。然而,RI 的开发和定期维护成本高昂。由于印度研究生态系统高度依赖进口仪器 1 ,这一挑战更加严峻。大多数此类设备并非共享,存在维护问题和缺少备件,这增加了 RI 成本的负担。此外,设备的获取和正确使用也需要关注。因此,建立共享机制并促进机构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文化将使 RI 得到最佳利用和更好的维护。制造本土仪器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至关重要。此外,RI 运营和管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