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学院,深圳 518055;2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 518055;3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4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和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5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6 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7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8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 300308;9 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部
由于动物研究,健康得到改善的个人以外的整个社会都从中受益,因为疾病对家庭的影响可能会破坏家庭和社区中多个成员的生活质量。除了这些普遍问题之外,当前的 COVID-19 疫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例子,说明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可以与最先进的技术相结合,在短时间内取得进展。澳大利亚的 COVID-19 病例现已超过 300 万,新南威尔士州的死亡人数超过 1000 人,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动物辅助研究既提供了重要的有效疫苗,也提供了一系列用于治疗 COVID-19 的特定新开发药物和生物制剂。在未来几年,需要进行动物研究来探索现在才受到审查的新疗法。这凸显了新发传染病的影响,以及对灵活的研究响应和适当设施以开发新疫苗和疗法的必要性。
科学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财经大学 • 华东政法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福州大学 •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广州大学 • 河海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江南大学 • 江西财经大学 • 江苏大学 • 澳门旅游学院 • 澳门理工学院 •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国家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 • 华北电力大学 • 华北科学院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国家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现代物理系,安徽合肥 230026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卓越创新中心,上海 201315 3 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上海 201315 4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 5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北京 100190 6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理论量子物理实验室,埼玉县和光市 351-0198,日本 7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东莞 523808 8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拓扑量子计算卓越创新中心,北京 100190
1 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上海 200444;xuyaochen@shu.edu.cn 2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mql1117@shu.edu.cn (QM);ssdrg@shu.edu.cn (JR) 3 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上海 201306;lchen@shmtu.edu.cn 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0;gw_1992@sjtu.edu.cn 5 广东农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广州 510507; kyfeng@gdaib.edu.cn 6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1; huangtao@sibs.ac.cn 7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组织微环境与肿瘤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 200031 * 通讯地址:zbzeng@shu.edu.cn(ZZ);caiyudong@staff.shu.edu.cn(YC);电话:+86-21-66136132(YC)† 这些作者对这项工作做出了同等贡献。
国家固体微观结构实验室,物理学学院,材料科学和智能工程学院,南京大学高级微观结构合作中心,南京大学,南京210093,B北京国民北京国家实验室,北京国民实验室,北京凝聚力物理学,物理学,研究所,中国北非科学院,北非。 d在上海微型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SIMIT),中国科学学院,上海200050年中国E上海同步辐射设施,上海高海高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学院,中国国家科学院,中国纽约州纽约大学及化学实验室,CORIDIANTION,COMODIANTION,CONEDINAL NENAN CONEMINISTION,CHICORINATION CHICORINIAND,COMODINAIDE,CHICORINATY CONIDIANT,CHICORINATY CONIDINAL,CHICONINIDER,南京210023,中国Nanjing 211806,中国h国家同步加速器辐射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Hefei 230029,中国I Songshan Lake材料实验室,Dongguan 523808,中国
Michel BLANC(法国天体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所) Alberto CELLINO(法国国家宇航局) 陈鹏飞(南京大学) Pascale EHRENFREUND(国际空间大学) Mohamed Ramy EL-MAARRY(哈利法大学) Bernard FOING(欧洲空间局) 季江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李雄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李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刘洋(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Yoshizumi MIYOSHI(名古屋大学) Yoshiharu OMURA(京都大学) 秦利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Robert RANKIN(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Lutz RICHTER(德国大气和空间飞行中心) 苏彦(中国国家天文台)天文台,中国科学院 ) 田辉(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王德东(德国波茨坦亥姆霍兹地球科学中心) 王玲华(北京大学) 魏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肖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肖志勇(中山大学) 姚中华(香港大学) 岳超(北京大学) 何兆国(澳门科技大学) 张小平(澳门科技大学) 朱梦华(澳门科技大学)
1北京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核物理和技术的物理与国家主要实验室2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北京101400,中国3国际理论上物理学亚洲亚洲太平洋大学,中国科学院100190年,北欧科学院。 Blegdamsvej 17,2100丹麦哥本哈根5 CAS 5 CAS关键物理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学院,北京100190,中国6个体育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第中国北京100049年Yuquan Road 19a 19a Yuquan Road 7重离子物理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100871,中国8高能源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100049,中国北京学院9,主要粒子加速和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学院高能源物理学,中国100049,中国11北京量子信息科学学院,北京100193,中国12号高能物理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大学100871,中国
金帅, 1, 2, 6 费红远, 1, 2, 6 朱子旭, 1, 2, 6 罗英锋, 3, 6 刘金星, 1 高胜汉, 3 张锋, 4 陈宇航, 5 王彦鹏, 1, 2,* 和高彩霞 1, 2, 7,*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种子设计创新研究院、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因组编辑中心,北京,中国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学院,北京,中国 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 4 明尼苏达大学植物与微生物生物学系、植物精准基因组学中心、微生物与植物基因组学研究所,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55108,美国 5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种子设计创新研究院,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 6 这些作者贡献相同 7 主要联系人 *通讯地址:yanpengwang@genetics.ac.cn (YW),cxgao@genetics.ac.cn (CG) https://doi.org/10.1016/j.molcel.2020.0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