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DSP 期刊重点介绍了互操作性如何成为力量和能力的倍增器。可互操作和标准化的流程、材料、软件和术语使各种增材制造成为可能,从而产生快速成型、增强灵活性以及节省劳动力和成本的能力。互操作性还使阿富汗的共享多国维护成为可能。使用开放系统架构是另一种方法,它有助于确保我们的系统具有互操作性,并且这些系统的未来变化可以以经济高效的方式集成。通过采用开放系统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我们的需求对预算的影响,同时确保从能力角度满足我们的需求。最后,基于模型的企业方法(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使用 3D 模型)使初步设计、虚拟原型、制造和维护方面的协作成为可能,并缩短了周期时间、减少了错误和成本。
社会技术系统中的互操作性描述了离散和技术或组织异质系统与其他系统共享服务或重新源的能力。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作为单个“集成”系统(Cooling&Hixson,1978)或系统之间的“无缝”感(Lawson&Herrada,2022),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经历了完全可互操作的系统(Cooling&Hixson,1978),这是一个完全可互操作的系统(Cooling&Hixson,1978),尽管可以代表那些设计和维护这些系统,但这种体验可以掩盖相当大的努力。可以通过特定的工作来实现互操作性,以通过制定和采用标准将两个系统连接在一起,这些标准可以允许任意数量的系统相互接口,或者通过在系统本身的设计和实现中构建可通用的Interoper能力的集成方法。
3.MIL-STD-187-X.XX 标准为信息传输层面不断发展和未来的国防信息系统 (DIS) 的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指导。在概念工程阶段提供此指导将有助于在实施的后期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设计和昂贵的互操作性问题,并确保使用适当的技术进步。规划标准的制定考虑了 DIS、商业系统(国内和国际)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 和其他盟军军事系统的当前和未来计划。这些标准通常基于或参考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NSI) 标准、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 (ITU-T) [前身为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CITT)] 建议、国际标准化组织 (1S0) 标准、北约标准化协议 (STANAG) 和其他 MIL-STDS(如适用)。
– 主办方:波兰 2019 年 5 月 20 日至 6 月 21 日 – 重点关注执行物流任务期间的标准化、互操作性、维持和接收、准备和转发 (RSOM) – 实践和改进战区级跨国物流的规划和执行,以支持合作防御场景 – LISWG - 提供评估、分析和报告能力团队 (EARC-T) 的管理/同步 – 29 个国家已同意参加
随着 NASA 的探索超出低地球轨道 (LEO),由于成本、复杂性以及需要长时间维护远程系统,对可互操作的航空电子系统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 之前由 NASA 开发并广泛采用的基于背板的机箱互连标准 cPCI 已有 20 多年历史,不再支持现代架构。cPCI 已被淘汰,并且没有其他标准可以取代它 出现了包括 MUSTANG 在内的堆叠卡航空电子设备,用于解决需要模块之间有限带宽通信的应用程序 但是,没有出现支持高带宽、紧密耦合模块的标准架构,导致临时的、非最优的机箱级航空电子设备,从而对成本、风险、进度产生影响
– 主办方:波兰 2019 年 5 月 20 日至 6 月 21 日 – 重点关注执行物流任务期间的标准化、互操作性、维持和接收、准备和转发 (RSOM) – 实践和改进战区级跨国物流的规划和执行,以支持合作防御场景 – LISWG - 提供评估、分析和报告能力团队 (EARC-T) 的管理/同步 – 29 个国家已同意参加
近年来,美国第 82 空降师和英国第 16 空中突击旅尝试组建联合部队,以便两支部队能够“无缝”整合地开展高端空降作战。在许多方面,这种有针对性的努力都背离了过去空降部队所追求的互操作性,并使战术部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这种类型的有针对性的互操作性很少见;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比过去更短的时间内以较低层次进行互动,对它的兴趣似乎只会增长。2014 年 9 月,第 82 空降师要求兰德阿罗约中心调查他们开展活动的更广泛背景。这项研究是在“迈向联盟全球反应部队”项目下进行的,重点介绍了互操作性的趋势和动机,并构建了未来互操作性的框架。这项研究应该会引起建立多国互操作性的战术单位、负责构建此类互操作性要求和确保资源的总部办公室以及可能从美国陆军推进互操作性中受益最大的作战司令部的兴趣。生成此文档的项目的项目唯一识别码 (PUIC) 为 HQD156906。这项研究是在兰德阿罗约中心的部队和后勤计划下进行的。兰德阿罗约中心是兰德公司的一部分,是美国陆军赞助的联邦资助研究和开发中心 (FFRDC)。
电力公司、发电厂和电网运营商应运营可靠的电力系统,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可靠的电力系统通常应很少发生停电,并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无论发电厂和线路的可用性如何变化,或外部条件(如风暴或负载波动)如何变化。当电力系统的组件可靠、可替代且发生故障时易于更换时;当系统性能灵活且可预测时;当有关系统状况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所有需要它的人时;当系统的大部分或全部能够承受或经受住自然或恶意攻击而不会造成大面积损坏或突然故障并相对较快地从此类损坏中恢复时,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就会得到维持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