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债务重组和违约如何影响国际贸易?虽然债权国政府可能会在债务违约后实施商业制裁,但此类措施也会削弱违约政府的偿还能力,从而损害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在本文中,我们表明,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考虑是债权国对主权债务违约采取商业政策反应的关键决定因素。我们用一个独特的历史案例研究来说明这一论点:20 世纪 30 年代德国外债违约。我们根据广泛的档案资料,对围绕此次违约的债务清偿和商业谈判进行了原创叙述。我们的分析表明,德国违约导致债权国之间和债权国内部展开竞争,以优先获得德国的外汇资源。债权国政府对违约的德国采取了不同的贸易政策,这给各自的债券持有人带来了不同的结果。我们表明,每个债权国对于债务违约的商业反应取决于其对德国的经济影响力,以及其国内经济中各个利益集团的相对政治影响力。
利率长期处于低位的原因部分与全球储蓄过剩有关,即货币供应量(储蓄)超过需求(投资),从而推低了货币价格(利率)。我们可以通过查看经常账户余额来了解各国储蓄过剩或不足的情况。经常账户盈余表明储蓄过剩,而赤字则需要通过从国外借款来弥补。由于中国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因此一直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债权国。2007 年,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 GDP 的 10%(图 4)。然而,这一比例在疫情爆发前下降到不到 1%,此后又恢复到 2.3% 的盈余。这可能是中国努力向国内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以实现更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结果。
为了充分理解利比里亚对《1990 年代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执行情况评估的背景和内容,必须考虑该国的特殊国情。利比里亚是一个西非小国,人口 250 万。该国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经历了强劲的经济增长,主要以铁矿石和天然橡胶为主导的出口繁荣。在 1971 年达到 5.5% 的峰值后,1970 年代的增长开始下降到 1960 年代的水平以下。1975 年,经济增长率为 3.7%。整个 1980 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主要是负增长,到 1985 年接近 4.5%。1980 年代的复苏措施只能将这十年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 0.7%。 20 世纪 80 年代利比里亚经济持续下滑,主要是由于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和经济管理不善,外债拖欠不断增加,导致利比里亚与国际债权国和捐助国的关系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