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克氏综合征(KS)是男性人群中最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特征为存在一条或多条X染色体。有研究报道KS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并不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癌胚抗原(CEA)水平一过性轻度升高也并不罕见。本研究报道一例KS患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同时出现CEA水平显著升高(达40.8ng/mL)的病例。方法:该中年KS患者入院后立即接受DKA治疗,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和CEA水平。结果: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CEA水平逐渐降至正常。结论:这是首次报道糖尿病性KS患者CEA水平显著升高,这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克氏综合征,癌胚抗原
摘要 马立克氏病 (MD) 是由 MD 病毒引起的家鸡传染病。MD 主要通过疫苗接种来控制,但世界各地仍时有发生。常用的 MD 疫苗包括 HVT、SB-1 和 CVI988/Rispens,据报道,它们的效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宿主遗传学。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MD 疫苗的保护效力在不同鸡种之间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深入了解调节疫苗效力的潜在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将极大地改善更有效疫苗的设计和开发策略。两种高度近交系的白来航鸡接种了 HVT 和 CVI988/Rispens。接种疫苗后 26 天采集法氏囊样本,并进行小 RNA 测序分析以分析微小 RNA (miRNA)。接种 HVT 或 CVI988/Rispens 后,在一个品系(称为品系 6 3 )中总共鉴定出 589 个和 519 个 miRNA,在另一个品系(称为品系 7 2 )中鉴定出 490 个和 630 个 miRNA。与同一品系的未接种疫苗组相比,HVT 和 CVI988/Rispens 在品系 6 3 鸟中诱导了互相排斥的 4 个和 13 个差异表达 (DE) miRNA。HVT 未能诱导任何 DE miRNA,而 CVI988/Rispens 在品系 7 2 鸟中诱导了一个 DE miRNA。预测了数千个 DE miRNA 的靶基因,这些靶基因在各种基因本体术语和通路中富集。这一发现表明表观遗传因素 microRNA 很可能参与调节鸡的疫苗保护功效。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家禽一种高度接触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尽管MD已得到疫苗有效控制,但MDV野生分离株的毒力仍在不断演变,在疫苗的免疫压力下毒性变得更强。我们前期研究已证实插入REV-LTR的重组rMDV毒株可作为减毒活疫苗候选株。本研究旨在通过两个实验评估rMDV毒株的免疫起效时间和免疫持续时间。两个实验均给1日龄SPF鸡皮下接种rMDV毒株,剂量为每只鸡3,000 噬斑形成单位(PFU)并在0.2 mL MD稀释液中接种。随后,在试验设计1中,分别于免疫后3天、5天、7天用500 PFU vvMDV毒株MD5对Vac-3d/CC-3d、Vac-5d/CC-5d、Vac-7d/CC-7d组雏鸡进行攻击;在试验设计2中,分别于免疫后60天、120天、180天对Vac-60d/CC-60d、Vac-120d/CC-120d、Vac-180d/CC-180d组雏鸡进行攻击,观察并记录各组鸡的临床症状和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表明,插入REV-LTR的rMDV毒株从3日龄开始提供保护,1日龄免疫后5日龄即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免疫持续时间至少可达180天。考虑到与年龄相关的抗性,可以证实我们的疫苗确实可以提供终身免疫。本研究为rMDV毒株的免疫起效和免疫持续时间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将为MD疫苗的开发和改进提供基础。
深入探索基因编辑的革命性世界,特别关注原生动物克氏锥虫,即查加斯病的病原体。这次关键会议旨在让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学生掌握最新基因编辑技术的尖端知识和技能,包括突破性的 CRISPR-Cas9 系统。将有机会进行海报展示并与外国专家交流。主题包括:
马立克氏病 (MDV) 是一种鸡淋巴肿瘤疾病。MD 的临床症状包括抑郁、体重减轻和神经系统疾病,但有些鸡在突然死亡之前不会出现任何视觉症状。MD 引起的致癌免疫抑制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性能,导致家禽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马立克氏病是由 α-疱疹病毒引起的,在鸡中形成慢性感染,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为了控制 MD,MDV 的减毒活毒株,如 CVI988/Rispens Gallid α疱疹病毒 2(血清型 1)和非致癌 Gallid α疱疹病毒 3(血清型 2)SB-1 毒株和火鸡疱疹病毒 (HVT) Meleagrid α疱疹病毒 1(血清型 3)已被用作单一或联合疫苗,具体取决于现场攻击条件。在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 Nobilis® Rismavac、Nobilis® Rismavac 与 Innovax®-ND-IBD 的组合、RN1250(含有活疱疹嵌合株的马立克氏疫苗,称为 RN1250,A 公司)以及 RN1250 与 rHVT-IBD 的组合(皮下注射)的疗效。总共 150 只 SPF 蛋鸡被随机分成 5 组,每组 30 只:第 1 组 - 未接种疫苗,为攻毒对照组;第 2 组 - 接种 Nobilis® Rismavac 并攻毒;第 3 组 - 接种 Nobilis® Rismavac + Innovax®-ND-IBD 并攻毒;第 4 组 - 接种 RN1250 并攻毒;第 5 组 - 接种 RN1250 + rHVT-IBD 并攻毒。 SPF 雏鸡在 1 日龄时根据分组接种疫苗后,被放置在单独的负压隔离器中(每个隔离器 10 只鸡)。为了评估疫苗接种的效果,在 5 日龄时肌肉内接种了强毒力 MDV (vvMDV) RB1B 攻击毒株。攻击后,对所有组别的 MD 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最长为攻击后 70 天 (dpc)。研究结束时,所有剩余的鸡都被人道处死,并评估肉眼可见的病变。根据欧洲药典 (Ph. Eur.) 中 MD 疫苗(活)第 2-3-3 节计算所有组的相对保护率 (RPP)。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 vvMDV RB1B 攻击的疫苗接种可诱导中等至高水平的保护。第 1 组(攻毒对照组)的所有鸡在 10 至 11 天后因出现明显的马立克氏病临床症状而被安乐死,这证实了研究中使用的攻毒病毒的毒性。在所有接种疫苗的组中,第 3 组的相对保护率 (RPP) 最高,为 96.7%:接种 Nobilis® Rismavac + Innovax®-ND-IBD 的鸡。虽然接种 RN1250 + rHVT-IBD 的组(第 5 组)的 RPP 为 90%,但单次接种 RN1250 的组(第 4 组)的 RPP 为 63.3%,在接种疫苗的组中得分最低,而接种 Nobilis® Rismavac 的鸡(第 2 组)的 RPP 为 89.7%。接种 RN1250 疫苗的鸟类是唯一未达到欧洲药典 80% 保护要求的群体。总而言之,结果证实,使用单一 MDV 疫苗或与重组 HVT 疫苗组合可以获得针对 vvMDV 的适当疫苗接种,然而,结果也证实并非所有 MDV 疫苗都能产生相同的高水平保护,在选择 MDV 疫苗以获得最佳保护时需要提醒这一点。
摘要 克氏锥虫是恰加斯病的病原体,在其生命周期中必须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由信号通路介导,这些信号通路协调细胞对新环境的反应。环磷酸腺苷 (cAMP) 和钙 (Ca 2+ ) 信号通路调节此寄生虫中的关键细胞过程,例如分化、渗透调节、宿主细胞侵袭和细胞生物能量学。尽管 CRISPR/Cas9 技术的使用促使人们利用反向遗传学方法对克氏锥虫进行功能分析,但仍有必要扩展此寄生虫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箱,例如进行多基因分析。在这里,我们使用了一种有效的 T7RNAP/Cas9 策略来标记和删除三个预测参与 cAMP 和 Ca 2+ 信号通路的基因:假定的 Ca 2+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 CAMK )、鞭毛成员 6 ( FLAM6 ) 和环核苷酸结合域/C2 结构域含蛋白 ( CC2CP )。我们内源性地标记了这三个基因并确定了标记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此外,用于敲除这些基因的策略使我们推测 TcCC2CP 是克氏锥虫上鞭毛体中的必需基因。我们的研究结果将为未来研究这些蛋白质在克氏锥虫中的作用开辟新的途径。
恰加斯病是一种由克氏锥虫引起的、被忽视的毁灭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现有的两种抗寄生虫药物硝呋莫司和苯并硝唑对感染的急性期有良好的疗效。但急性期疗效较差,通常无症状,因此经常无法诊断。治疗大多发生在慢性期,即出现危及心脏和/或消化系统的致命症状时。此后,这两种药物的疗效都会降低,而且长期服药常常会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治疗依从性。因此,迫切需要发现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尽管与最近使用的表型筛选相比,基于靶标的新型抗寄生虫分子的鉴定具有优势,但由于注释不完整以及缺乏寄生虫蛋白质空间结构,因此受到阻碍。目前,AlphaFold 蛋白质结构数据库拥有 19,036 个来自克氏锥虫的蛋白质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可以成为描述新治疗方法的关键,还可以阐明已知化合物的分子作用机制。在这项概念验证研究中,我们筛选了 AlphaFold 克氏锥虫预测蛋白质模型集,以使用基于对接的逆向虚拟筛选为预先选择的已知抗锥虫活性的化合物列表寻找潜在靶标。详细分析了最有希望的配体的最佳受体(靶标),以解决分子相互作用和潜在药物的作用方式。结果深入了解了化合物及其靶标的作用机制,并为寻找新化合物或优化现有化合物的新策略铺平了道路。
克氏锥虫的基因操作仍然是一个挑战,主要是因为缺乏可用且有效的分子工具。CRE-lox 重组系统是一种位点特异性重组酶技术,是一种广泛用于实现染色体或游离 DNA 中的条件性靶向缺失、倒位、插入、基因激活、易位和其他修饰的方法。在本研究中,CRE-lox 系统经过改进,以扩展当前用于这种难以操作的寄生虫的基因工具箱。为此,我们评估了通过电穿孔直接蛋白质递送 CRE 重组酶是否可以改善克氏锥虫中 CRE 介导的重组。CRE 重组酶与克氏锥虫组蛋白 H2B 的 C 端融合,H2B 携带核定位信号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融合蛋白经过亲和纯化后直接引入上鞭毛体和组织培养衍生的锥虫中。这可以控制基因表达,如通过打开先前转染到寄生虫中的串联二聚体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所证实的,在高达 85% 的寄生虫中实现了 CRE 介导的重组。进一步测试了该系统关闭基因表达、去除整合到基因组中的可选择标记以及有条件地敲除与耐药性有关的硝基还原酶基因的能力。此外,CREditing 还可以控制组织培养锥虫中的基因表达,而锥虫比上鞭毛体更难转染。本研究中显示的克氏锥虫基因组操作的重大进展可供其他人使用,以帮助通过获得或丧失功能的方法更好地了解这种寄生虫。 2020 澳大利亚寄生虫学会。由 Elsevier Ltd. 出版。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