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野生啮齿动物是各种人类病原体的关键携带者,包括胚泡属。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估内蒙古自动地区和中国骗子的野生啮齿动物中胚泡的流行和遗传特征。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在这些地区捕获了486个啮齿动物。新鲜的粪便,以分离脊椎动物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DNA和PCR扩增,以鉴定啮齿动物。随后,利用核糖体RNA(RRNA)基因的部分小亚基的PCR分析和测序来检测所有粪便样品中的胚泡。发现27.4%(133/486)为胚泡阳性。结果表明,在拉特斯·诺维古斯(Rattus Norvegicus)中感染了四种感染胚泡的啮齿动物,32.3%(63/195),在Mus musculus中为15.1%(16/106),20.2%(18/89)在Apodemus agrarius in Apodemus agrarius,以及37.5%(37.5%)(36/96/96/96)中。序列分析确立了五个胚泡亚型的存在:ST1(n = 4),ST2(n = 2),ST4(n = 125,主要的亚型),ST10(n = 1)和新的ST(n = 1)。识别的人畜共患亚型(ST1,ST2,ST4和ST10)突出了野生啮齿动物在胚泡向人类传播中所起的可利用作用,从而提高了人类感染的机会。同时,新序列的发现还为该寄生虫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见解。
摘要:III 期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有效性研究表明,中国两种主要的 COVID-19 灭活疫苗对严重疾病非常有效。2021 年 11 月,内蒙古自治区发生了疫情,这为评估这些灭活疫苗对 delta 变体引起的 COVID-19 的疫苗有效性 (VE) 提供了机会。我们通过对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了 VE,使用具有二项分布和对数链接函数的广义线性模型来估计风险比 (RR) 和 VE。共研究了 8842 名密切接触者。与未接种疫苗相比,并根据年龄、合并症的存在和上次接种疫苗的时间进行了调整,完全接种疫苗可使症状性感染减少 62%,肺炎减少 64%,重症 COVID-19 减少 90%;与同源加强剂量相关的症状性感染减少 83%,肺炎减少 92%,重症 COVID-19 减少 100%。在最后一次接种后长达 325 天内,两剂 VE 对任何结果均无显著下降。不同疫苗品牌之间无差异。灭活疫苗对 delta 变异疾病有效,对肺炎和重症 COVID-19 非常有效;加强剂量可增加 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