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坦福大学和拍卖学。电子邮件:milgrom@stanford.edu † 斯坦福大学和拍卖学。电子邮件:mwatt@stanford.edu。感谢 Mohammad Akbarpour、Martin Bichler、Robert Day、Ravi Jagadeesan、Fuhito Kojima、Shoshana Vasserman 以及斯坦福大学、苏黎世大学、NBER 市场设计工作组、西蒙斯劳弗数学科学研究所和第 32 届石溪国际博弈论会议的研讨会参与者,以及对本项目提出的有益意见和建议的审稿人。本文的扩展摘要发表在第 23 届 ACM 经济与计算会议 (EC'22) 的论文集上,2022 年 7 月 11 日至 15 日,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题为“无凸性市场的线性定价机制”。本文的早期草稿以“非凸经济的瓦尔拉斯机制和约束形式第一福利定理”为题发表。米尔格罗姆感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拨款编号 SES-1947514) 的支持。瓦特感谢斯坦福大学 Koret 奖学金、Ric Weiland 研究生奖学金和 Gale and Steve Kohlhagen 经济学奖学金的支持。
如何理解和应对通货膨胀已成为本轮经济复苏的核心争论之一。本研究简报首次探讨了 2021 年在美国运营的 3,698 家公司的加价幅度(本质上是销售额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和利润率的规模和分布。通过重现和更新 Jan De Loecker、Jan Eeckhout 和 Gabriel Unger 的《市场力量的崛起及其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我们发现 2021 年的加价幅度和利润飙升至 1950 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2021 年,美国企业的加价和利润以 1955 年以来最快的年增长率增长。深入挖掘后发现,这种异常突然的加价上涨的证据符合正在讨论的通货膨胀的三个主要解释故事——即与需求、供应和市场力量变化有关的故事。首先,我们看到许多类型和规模的公司加价普遍上涨,这表明这个故事是需求方面的原因。其次,数据显示 2021 年各行业之间的加价出现了历史上独特的变动,这表明这是一个供应方面的原因。最后,我们发现,调整规模后,疫情前的加价是 2021 年加价上涨的有力预测指标,表明市场力量在通货膨胀的解释驱动因素中发挥了作用。更具体地说,疫情爆发前规模调整后的加价水平高出 10%,与 2021 年 1.6% 至 2.7% 的涨幅相关。由于加价幅度异常高且突然如此之高,因此有空间扭转这种局面,而这几乎不会对经济造成损害,而且可能带来社会效益,包括短期内价格下降,中期不平等现象减少,创新可能增多。我们认为,本简报中提供的证据指向一种政府全方面的行政、监管和立法方法来应对通货膨胀,包括需求、供应和市场力量干预。
• 加价幅度和利润份额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一事实表明,估计加价幅度的增加不是(至少不是完全)由生产固定成本的增加引起的,而是由于企业收取低效率高价的能力增强而导致的。
全球市场力量不断增强的最新证据引起了众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主要担忧是少数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的垄断力量增强会危及消费者福利。然而,尽管争论激烈,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来了解全球市场力量的来龙去脉。目前,最受认可的论点认为,加价幅度较高的公司收取更高的价格,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和福利水平不理想。然而,加价幅度上升也可能与固定成本的内生增加有关,这取决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结构 1 。从后一种角度来看,不能排除更高的加价幅度最终可能与成本降低有关,这代表着对现有公司投资和新公司进入市场的激励。在这种情况下,更高的加价幅度可能带来与更高竞争水平和创新投资浪潮相反的关联,而这实际上可以带来更高的福利。
通过贸易自由化扩大市场准入会影响出口商的加价、价格和边际成本。了解这些动态对于企业和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他们制定出口战略时。我们研究了中国根据《巴基斯坦-中国自由贸易协定》(FTA)降低巴基斯坦产品关税的影响,该协定为巴基斯坦出口商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准入。我们使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纺织品制造商的分项产出和价格数据,采用 De Loecker、Goldberg、Khandelwal 和 Pavcnik(2016 年)[“价格、加价和贸易改革。”《经济学》84 (2): 445– 510] 的方法估算产品层面的加价和边际成本。然后,我们采用 De Loecker 和 Warzynsksi(2012 年)[“加价和公司层面的出口状况。”《美国经济评论》,2437–2471] 的方法,将其扩展到公司层面。我们发现,巴基斯坦出口到中国的公司采取了动态定价策略,通过降低价格与中国市场上的全球竞争对手竞争。我们还发现,由于 X-无效率的降低,边际成本有所下降。但由于巴基斯坦对华出口相对同质化,质量差异化程度和加价幅度有限。最后,我们发现了促进竞争的效果。
光伏发电企业上网电价”的加价幅度,应按共享升压站利用率加价。当共享升压站利用率发生变化时,调整后的上网电价加价幅度自新接入光伏设施建成之日起生效,适用于接入同一共享升压站的所有光伏设施。前述利用率按照升压站并网容量除以升压站总容量计算(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第四位)。若升压站容量有所扩建,则利用率以扩建后的升压站部分为准,按照扩建部分的站并网容量除以升压站总容量计算。
在本文中,我们对意大利过去二十年加价的演变进行了评估。为此,我们采用了宏观和微观数据以及估算技术,即简化形式的会计指标(价格成本利润率)和基于生产函数模型的指标。在使用总体数据时,我们采用比较方法,分析四个主要欧元区国家的加价,而微观层面的分析则侧重于意大利。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i) 欧盟各国的加价呈现持平/略有下降的动态,平均稳定在 1.1 的水平;ii) 总体动态掩盖了相当大的跨部门和跨公司异质性;iii) 公司内部成分是加价动态最相关的驱动因素;iv) 没有出现由顶级公司驱动的动态。我们的结果与 De Loecker 和 Eeckhout (2018) 的结果不同,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我们的样本更能代表意大利企业部门,因为它包括非上市公司;其次,我们不是假设各国采用共同技术,而是估计特定国家的技术参数。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市场力量衡量标准,在主成分框架中总结了之前研究的指标,并根据一组验证变量确认了其有效性。JEL 分类:D2、D4、E2、L1、O3。关键词:加价、竞争措施、欧元区、微观宏观数据。DOI:10.32057/0.QEF.2022.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