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总共3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岁(范围:30-72)和男性:女性比率为20:18。15(44%)患者在基线时患有脑转移。劳拉替尼的使用为 - 在11(29%)中的第二行,21(55%)的第三行和4(11%)的患者中的第三行。对劳拉替尼的最佳放射学反应是 - 在9(24%)中完全反应,17(46%)的部分反应,9(24%)的稳定疾病和2(5%)患者的稳定疾病。未达到76.6个月的中值随访(95%CI:68.9–100)后,未达到Lorlatinib的无进展生存期(PFS)(95%CI:95%CI:24.3 – not),整个队列的总体存活率(OS)为93.1个月(93.1个月)(93.1个月)(95%CI:95%CI:62-N。中位PFS(p = 0.48)和中位OS(p = 0.74)在第二行和后来的洛拉替尼之间相似。33例(87%)患者经历了与治疗相关的毒性,六名(16%)患者需要改性剂量。
摘要:劳拉替尼作为第三代新型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携带致敏ALK激活突变且在第一代和第二代TKI治疗中取得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全身和颅内活性。与其他ALK-TKI相比,劳拉替尼在高脂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事件方面具有独特的安全性。劳拉替尼引起的不良事件耐受性良好,很少报告永久停药,剂量调整和/或标准药物治疗有助于处理不良事件。本研究综述了劳拉替尼的安全性以及相关的管理策略。本研究旨在为劳拉替尼的科学管理和应用提供实用指南。关键词:ALK,劳拉替尼,不良事件,NSCLC,治疗管理
摘要:劳拉替尼是一种口服第三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抑制剂,对一线和后续治疗中晚期 ALK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均有活性。3 期 CROWN 试验证明,对于未经治疗的晚期 ALK 阳性 NSCLC 患者,劳拉替尼的全身和颅内疗效优于第一代 ALK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克唑替尼。在第一代和第二代 ALK TKI 治疗期间出现疾病进展后,劳拉替尼对单个和一些复合 ALK 耐药突变仍保留了抗肿瘤作用。目前,艾乐替尼、布格替尼、色瑞替尼、克唑替尼和劳拉替尼均已获批用于治疗晚期 ALK 阳性 NSCLC。但尚无直接比较劳拉替尼与第二代 ALK 抑制剂的头对头研究。本文旨在概述劳拉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讨论劳拉替尼在晚期 ALK 阳性 NSCLC 治疗方法中的地位。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劳拉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劳拉替尼是一种口服第三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抑制剂,对一线和后续治疗中晚期 ALK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均有活性。3 期 CROWN 试验证明,对于未经治疗的晚期 ALK 阳性 NSCLC 患者,劳拉替尼的全身和颅内疗效优于第一代 ALK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克唑替尼。在第一代和第二代 ALK TKI 治疗期间出现疾病进展后,劳拉替尼对单个和一些复合 ALK 耐药突变仍保留了抗肿瘤作用。目前,艾乐替尼、布格替尼、色瑞替尼、克唑替尼和劳拉替尼均已获批用于治疗晚期 ALK 阳性 NSCLC。但尚无直接比较劳拉替尼与第二代 ALK 抑制剂的头对头研究。本文旨在概述劳拉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讨论劳拉替尼在晚期 ALK 阳性 NSCLC 治疗方法中的地位。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劳拉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我们报告了一名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阳性肺腺癌的脑和脊髓软脑膜转移导致严重神经系统恶化的患者,通过劳拉替尼疗法迅速成功地得到了治疗。一名 48 岁的男性患者出现急性精神衰退、严重头痛和双腿无力。患者既往病史包括 ALK 阳性肺腺癌的脑转移,一年前和三个月前分别通过全脑放射治疗和伽玛刀放射外科手术成功治疗。体格检查发现颈部僵硬和运动分级为 I 级的下肢轻瘫。钆增强脑 MRI 显示小脑叶新出现的软脑膜增强,全脊柱 MRI 显示整个脊柱轴都有类似的软脑膜转移。劳拉替尼开始口服,剂量为 100 毫克/天。一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好转。患者恢复清醒,头痛消失,下肢轻瘫恢复至正常的行走状态。根据 MRI 结果,两个月的劳拉替尼治疗导致大脑和脊髓先前的软脑膜强化几乎完全消失,并且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出现新的转移性病变。患者接受了 5 个月的定期随访,未出现任何全身并发症或神经系统异常。总之,劳拉替尼可以成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由 ALK 阳性肺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软脑膜转移患者。
